国学经典让孩子懂得爱与感恩
标签:
育儿婚姻家庭方太厨电 |
分类: 婚姻家庭 |
文、图/我心依然
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但如果将来有变故的话,再多的家财也会散尽,而毫无生活能力的孩子面对社会该如何生存呢?即便一帆风顺,守着万贯家财无所事事,会不会有体验快乐的能力?
我突然就觉得,迷恋游戏,迷恋垃圾食品,迷恋垃圾电视剧,空虚无聊,惹是生非,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成长环境和家长的引导,有失误的地方。
前段时间有幸带儿子一起参加了方太青竹简国学计划“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对自己的家庭健康教育理念的有一个新的提升,用国学经典来通融亲情,当看到孩子们穿上汉服,师生、父子互行鞠躬礼。在以《论语》开篇后,孩子们清脆朗朗、稚气未脱的吟诵声让我心生无限感慨,那余音时时回荡在心中,这只是活动中的一个片段,国学强调的是道德在孩子内心深处的力量。现场我也和授课的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就国学的教育宗旨,以及如何提升父母和孩子体验爱的能力做更深一步的探讨。
老师说:不是孩子的问题,是你们做父母的问题!做为父母,要有一个正确的对生活,对家人的态度,并且做好自我完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父母都能以身作则的时候,孩子,也开始有了良性的循环。这就是所谓的国学中强调的身体力行,上行下效的示范榜样的意思。国学强调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寻找问题、因材施教,彰显美德、示范榜样,那么,孩子也许在喘不过气的学习生活中能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有一个解疑答惑的良师益友;也许孩子就会在不经意间有所改观。
看来孩子没有成长目标,空虚无聊,跟如今的外围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作为爸爸妈妈,只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积极的生活态度,来影响自己的孩子。
有些人认为国学没用,和应试教育没多大的联系,更何况现在社会评价人的标准是金钱和地位,不是道德。但是国学教孩子孝顺,教孩子礼仪,教孩子与人交往,教孩子识别善恶、保护自己,教孩子学习方法等等,有没有用?功利的讲,孩子的国学学习为高考的文言文考试打下广阔深厚的语言、语法基础,圣人先贤的智慧语言、成语典故融入孩子的血液,高考的作文考的可是议论文啊,这些是不是很好的论点、论据?有没有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