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国象竞技输赢淡定成绩面子 |
分类: 家有儿女 |
文/我心依然 图/网络
自从儿子上中学以来,很少再去那个象棋俱乐部,国象慢慢的也就荒废了。
开始会觉得可惜纠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态也慢慢的淡定了许多,觉得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什么纠结的心态,再说,很多当时比较出色的孩子,也是慢慢的荒废掉了,回头看走过的国象之路,觉得这漫长过程里的很多心态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很没有必要。
前几天去俱乐部找人,刚进校园,就遇到一个年轻妈妈气急败坏的从教室里冲了出来,后边跟着一个5岁的脸红胆怯哭泣的孩子。那母亲似乎还不解气,回头恨恨的批评孩子,孩子大哭:“妈妈我错了,我不敢了。我再也不这样了!”凭着我多年陪孩子下棋的经验,知道这孩子定然在对弈当中溃败,其母颜面尽失,估计孩子已经挨过打了。
我愣在旁边,脚步无法继续。
那母亲似乎还不解气,对着5岁的儿子又来了一顿拳打脚踢,而且狠狠的扇了小孩几个清脆的耳光。
我看不下去,上前拖开了已经哭的崩溃的孩子,谁知那母亲已经丧失理智,全然不顾风度面子,追过来继续打,对我这个外人似乎没有任何礼貌可言。算了,孩子是人家生的,这个成长的过程,可能是必经之路吧。母亲多年后可能也会如同我这般淡定,但是过程的纠结,还是大多数人无法逃避的。
选择下棋,很残酷。
因为这种竞技性的东西,输赢过于直观。
所有的陪读家长都在院子里聊天等待孩子对弈结束,每出来一对小孩,就是一输一赢,没有办法。
输了的孩子垂头丧气,赢了的神采飞扬。
胜利者越是高调,失败者就越是气馁。父母很难接受这样的情感落差,或者是虚荣面子的落差,失败者家长往往会被激怒,狠狠批评自己孩子不争气,重者就会打骂。这是俱乐部里最常见的情景。大家都这样,逃不出这个怪圈。其实就是虚荣的怪圈。希望孩子能给自己挣足面子,与孩子棋艺高低磨练的过程无关。
很多人说过程比结果重要,但是,下棋的输赢,结果同样很重要。
我理解这样的心情,毕竟在那里混了6年。儿子也受过类似的委屈。但是当一切变成了回忆和过去,再回头看的时候,往往后悔莫及。因为孩子的成长和身心的健康,远比父母的面子要重要的多。很多的过程纠结暴怒变得一文不值,只能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将来的自信心和思想独立。
孩子的路,还是由孩子自己来走,无论父母付出多少,这都不足以成为拿孩子炫耀的理由,生活里经历一些失败,也不是什么坏事,父母只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轻微的强制即可。暴怒暴打均不可取。
但是在孩子的成绩面前,到底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真正的淡定?
又有多少父母,把孩子当成了炫耀的资本?自己的面子光鲜与否,为什么会寄托在孩子身上?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父母都有这样的期望,但是现实的情况是,NO1,只有一个而已。
何不放松心态,给孩子的成长以更宽广的空间呢!!
我的更多精彩博文
全职主妇四大隐形杀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