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主学习

标签:
自主的学习自由的安排给心情放假孩子 |
分类: 家有儿女 |
文/我心依然
(图片来自网络)
春节回家,又见到哥哥家的两个优秀的孩子,颇有感慨:
先说侄女凡凡吧,今年13岁,上初一。成绩仍然不减小学里的气势,
在市里最好的中学,多才多艺且名列前茅。
见到亲戚朋友非常有礼貌,落落大方,成熟自信。
侄子乐乐今年三年级,更不用说,是班里的超级尖子生。
当我看到三年级的乐乐写的书法(没有单独学过),我差点屏住呼吸。
那字体、力度、整洁,完全超出了一个初中学生的书写,翻开笔记本,每个字都是一样,
看来,写着么漂亮的字,已经成为了乐乐的习惯。
这两个孩子有个共同的优点:完全自主学习(凡凡两岁多离开爷奶家,就不再赘述)。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同样条件的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大不相同,就象凡凡跟乐乐,完全是主动的。
对于学习,是热爱。根本不用家长督促。是什么塑造了这样的孩子呢?
我想,跟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有点关系:
都说孩子跟着老人生活存在种种弊端,而这两个孩子恰恰都是跟着我的父母生活的。
哥哥嫂子工作忙,连陪着孩子吃饭的时间都不太多,更谈不上时时刻刻盯着孩子,陪着玩耍。
爷爷奶奶年纪大,也没有什么大精力陪着孩子做游戏讲故事。
孩子自由的空间很大,包括看电视。老人从来不舍得呵斥或拒绝,电视跟两大筐的玩具成了乐乐
学前的最好的玩伴,相看电视就看电视,想玩玩具就玩玩具。想听故事爷爷就给讲几个故事。
在学前认字并写字也完全是爷爷的功劳,但不强求。
所以,乐乐从小就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几点看动画片,几点演什么节目。
看的无聊之后就会玩玩具,最高兴的是爸爸能带着出去吃大餐逛商场。
自由,无度的自由是小侄子成长过程的主流。因为没有爸爸妈妈天天盯着,安排着。。。。。。
因为没有父母时刻盯着,也从不会被训斥,这可能是自信跟自爱教育的雏形
我当时并不觉得好,每次回家就看见乐乐整天看电视,告诉妈妈乐乐看电视太多了,可以适当控制。
妈妈笑说:“你的宝贝就是看电视看少了,让他适当的看点电视,给他点自由。”
上学后,才发现乐乐其实一点也不迷恋电视了(电视已经不稀罕了),兴趣全部转移到了学校跟学习上去了。
并且成绩全班第一,级部前三。让我这个每时每刻陪着孩子的妈妈遭遇极度的不平衡。
想想我一直在孩子身边,为了儿子上学连自己升职的机会都主动放弃。
一切的时间跟精力都用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在付出的同时,也扼杀了儿子自主安排玩乐跟学习的能力。
因为,我已经什么都为他安排好了,只需要他被动的接受就行。
被动,正是扼杀了孩子主动的元凶。如果可以从新来过,我会放弃这些所谓的付出。
儿子小时候被填鸭的过多,多的都没有空间来思考自己需要什么
自由跟主动会让孩子有自己的目标
并且会为了自己的目标主动的努力,此为良性循环。
此后,该放手了。儿子长大了,有一定的目标跟理想,哪怕不能苟同与父母的设想。
别再把所有的精力用来监视孩子了,给他自由呼吸的空间,给自己的心情放个长假
生活中的太多事情需要自己去领会,去悟。这是父母一味的给予所不能解决的
有点累了,心情需要休息了,别盯着孩子了,因为这样的“盯着”只会不停的发现缺点忽略优点,让家长很劳累,让孩子很受伤。
想让孩子自主,就先给孩子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