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小学优秀足球课评比、名师课堂:专家点评实录之二(转)

(2017-05-18 09:01:19)
标签:

体育

杂谈

  •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 (一)

  • 主持人:亲爱的全国体育老师们,各位现场的观摩的老师们,大家好!

    现在是北京时间516日下午345分,欢迎大家收看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学新时空的名师课堂,我是主持人,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的陈萍,今天我们开通的是小学体育与健康名师课堂。由于小学体育健康身体练习和身体认知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学科特点为记忆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邀请了曾在江苏省体育局教学比赛获全国体育教学展示活动中的获奖者来授课,并有体育名师进行点评。所以严格的讲,就是名师指导下的体育课堂。那么从14号下午到今天一天,我们视野所及皆是足球,真是足球滚滚心潮涌,激情澎湃踏浪来,教学好手把课展,江苏足球扬四海。今天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是:亚足联C级教练员,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的申倍倍老师。申倍倍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水平一二年级脚内侧拨球。今天参加点评的专家有:连云港市教育局体育教研员李虎老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会委员王渺一老师,江苏省审编教材《魅力足球》水平二主编、镇江市实验小学郑金坤老师,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省外专家参与活动,湖北省徐仲书老师。申倍倍老师是我们六节名师课堂中唯一的一名女教师,英姿飒爽,美丽大方,我很佩服,也为她感到骄傲,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她。今天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如何使学生有获得感。下面有请申倍倍老师谈谈她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有请申老师。

    申倍倍: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下午好!我叫申倍倍,来自连云港师专一附小,下面我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向大家汇报一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魅力足球》水平一二年级的脚内侧拨球第一课时。通过本课学习脚内侧拨球教学,让学生知道脚触球的部位及触球位置,能够做出脚内侧拨球的动作,体会拨球的力量与方向。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性,在练习中体验愉快、成功、竞争的心情。树立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协同合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结合小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组织安排教学内容,遵循整体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足球基础知识,掌握足球技能的同时,又能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为终身体育的理念形成了良好基础。在这节课教学中,准备活动:针对二年级学生基础能力薄弱,对足球控球能力不强,在练习过程中不容易把握运球方向实际情况,采用系绳足球的使用,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运球,熟悉球性,在有效的练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触球,不仅提高本节课的足球使用率,同时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增加课的练习密度,提高学生练习的自信心。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变化规律,采用兴趣先导、自主练习的教法。提出问题“用脚的什么部位能让球左右移动”引发学生思考,先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尝试练习,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脚内侧拨球”,带领学生体会脚内侧拨球的正确部位。技术动作学习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采用的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教学组织简单实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场地,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互相鼓励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坏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足球意识。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望专家多多指正。

    主持人:谢谢申老师,下面有请李虎老师点评。

    李虎:各位同仁下午好!申倍倍老师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足球技术水平高,课堂驾驭能力强,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并长期从事足球训练,对足球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认识。亮点之处在于将主教材内容很好地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新知、掌握技能、锻炼体能。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关注技能形成规律,注重练习方法的有效性

    表现一: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了解我们可以用那些部位踢球,接着让学生认识什么部位停球,然后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脚内侧拨球,在学习中由慢到快进行体验性练习,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是利用口令的形式控制学生练习的节奏,在充分感知动作的基础上由慢到快,从拨球的不失误到拨球速度的提高,再到拨球幅度的增加,让练习过程富有挑战性。

    表现二:学生先进行原地练习,以便更好的感知技术动作,让学生充分建立正确动作表象,然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调整,由原地向移动过度,接着让学生明白该技术动作的实用价值,引领学生向更高技术动作的追求,通过在移动中练习同伴横向移动和找朋友环节互动中进行了变向,让学生充分运用技术动作进行练习,最终在运球接龙中达到高潮。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一,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可能很多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足球,对足球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好,为了能让课堂进行的有序和有效,开始的时候选择了绳子足球进行练习,一方面能让学生控球方面建立信心,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捡球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场面的 “混乱”。随着学生练习的不断深入和学生控球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让一部分学生拿掉绳子进行下面的练习,一方面可以体现区别对待,对于他们的表现给有肯定,让有能力的学生得以更好的练习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树立目标,对学生的技术也也有了一定的评价,让没有解开绳子的同学要加油努力,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不到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主持人:谢谢李虎老师精彩的点评,下面有请王渺一教授进行点评。

    王渺一: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下午我听了申倍倍老师一节二年级,水平一脚内侧拨球的一堂足球课,十分精彩!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手段创新,运动负荷适宜,教学效果明显。可以说申老师为我们女教师上好足球课做了一个表率,一个榜样。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可圈可点的。第一点,教学方法、手段新,就是说她采用了有尾巴的足球,增加了脚触球的次数,节省了捡球的时间,我觉得非常好。第二点是游戏化设计,也是非常好的,适合水平一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第三点根据男女同学的差异进行了分层教学,就是说,开始大家都是拎尾巴触球,到后面男生掌握技能快一点,就把尾巴摘掉了。但是女生仍然拎着尾巴在练习,这种做法我认为还是比较适宜的。然后是运动负荷比较适宜,她的整堂课的练习密度比较大,大量采用了集体练习,同时增加了体能练习。下面一点是教学效果比较好,从整堂课来看,学生们的球感明显增加。让学生了解、体验了脚内侧拨球的这一技术。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值得大家探讨的。再次感谢各位的倾听,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精彩、精炼、精确的点评。

  • (二)

  • 主持人:今天另一位上课老师是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活动中获国部级优课,江苏省小学体育优质课获奖的,来自宿迁市实验小学的徐宁老师。徐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水平二三年级脚内侧踢球。

    下面有请徐宁老师执教的水平二四年级脚内侧踢球点评环节。首先有请徐宁老师谈一谈你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有请徐宁老师。

    徐宁:我的教学设计源于对课的教学重难点和练习密度,这节课的重点是脚内侧踢球的支撑与击球的脚型,难点是支撑与击球脚的脚型控制,当知道这个难点的时候,思考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脚膝关节的外展和脚尖勾起的动作是没有做过的,怎么样让他们做到呢?只有通过反复的练,那么怎么样让他反复的练提高效率?于是我就想到了器材,器材反复的改,最后做成叫“足球小金刚”的器材,我认为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教学重难点,做好之后才开始设计这节课,希望他们能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然后我们自由射门游戏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希望符合学生踢球射门的欲望。接下来使四组探讨的环节,希望他们对问题进一步的了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是,利用“足球小金刚”来解决问题,通过“小金刚”作用的讲解,让学生自己清楚怎么样通过“小金刚”运动轨迹的变化来纠正自己的动作。下面一个环节的设计是器材的变形,采用多种的方式和方法,解决他们对练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练球的热情。最后一个环节是射门的游戏,是一个评价的作用,用脚内侧射门也是一个评价的作用,然后是补偿性练习,在评价的过程中,小组内部的自评、互评、小组长点评的方式,使点评的方式更加实效性,这节课我是基于上面的思考设计的,谢谢!

    主持人:有请郑金坤老师点评!

    郑金坤:最后一节课看到徐宁老师的器材摆到位,我就耳目一新,觉得徐老师肯定是一个在平时教学工作中非常有钻劲的人。我就发现是一个组合性器材,我们这个脚内侧踢球技术是我们足球运动中使用最多的,强调一个踢球的准度,用的最多,但这个技术需要大量重复练习,我们看到徐老师课堂把练习的自由度交给学生,他提醒学生自主的练习点评,重复的,创新的使用我们的器材。我们徐老师刚刚上课的时候就给我们露了一手,足球花式绕球,一下子把学生兴趣点给激发起来了,这是一种体育的美感。徐老师上课的语言非常的简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由的去练习,非常有亲和力。我有一点思考,在器材设计上面,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去设计,去创新改革,器材要最大化的给我们学生用起来。一点建议:刚刚上课的时候,就把器材放在正中间是不是安全性上面再去修改一下,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东西先放在旁边,徐老师可能是为了讲解示范的时候便于学生的集中,我觉得这个地方是需要考虑的,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看法,谢谢!

    主持人:谢谢郑老师的精彩点评,有请王渺一教授为这节课做点评。

    王渺一:各位老师,今天下午听了徐宁老师的脚内侧踢球,这节课教学设计规范,练习的针对性强,教学的手段创新,教学的过程流畅,教学效果明显,可以说这堂课的效益比较好。我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亮点,第一点是他开发设计了一个教具,这个教具我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变形金刚”,“变形金刚”一会一变,可以这样用,一会一变,又可以那样用,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体育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物多用,所以说他的一物多用比较灵活,教具设计新。第二点练习针对性强,他仅仅围绕了脚内侧踢球的技术,由易到难,环环紧扣,巧妙递进。然后他巧妙的运用了“变形金刚”突如的教法,我觉得这种教法也是一种创新,对学生掌握技能比较有效,我觉得这是可行的。第三点采用了小组合作的练习形式,他始终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我觉得非常好。第四点是练习的针对性比较强,最后他把所学的脚内侧踢球的技能进行游戏化的比赛,这点也是非常好的。他的教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学生较好的掌握了脚内侧踢球这一技术,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体得到有效锻炼,同时大家积极参与,积极投入,可以说是一堂好课。刚才我们郑老师讲了关于器材到底怎样来说才是合理的,有效的,是不是我们每一节课都必须设置成这样繁琐的器材。我个人认为,曾经中国学校体育专门有一期公开课的关于器材要常态化,不能过于繁琐,如果过于繁琐,像今天这堂课前面有课,后面将器材安装进去就推迟了上课时间,所以我还是认为器材要简洁、高效,这才是有效的,再次感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那么对于校园足球,我们很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徐仲书老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我们有请徐中书老师谈一谈他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和现状。

    徐仲书:对于这样的一个话题,我有两个词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就是现实和理想。校园足球进校园它的高度不仅仅是提高参与人口的基数,提高足球项目的竞技水平,更是提高体育人的运动和国民素养为核心的项目工作。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那么今天我以我个人说一说校园足球现实和理想。首先,我认为现阶段的足球,学校你有这个条件申报,其他学校有这个条件再逐步申报,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那么在推进过程当中,政府出钱来改变学校的办学条件,由此引发校园的重视,更加能够去理解足球教学的工作。那么体育老师的工作得到了重视,同时也有更多的老师积极参与这样的研究(对课堂的研究、对器材的研究)。被学校所重视,社会所重视,学校的运动条件被改善,他们能到操场奔跑的时间、运动量增加了,课堂学习更加丰富了,从而让他更加喜欢运动,这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回到我们这一次的活动上面来,江苏省以课题为引导,以名师和教学为抓手,引领了一次理论结合实践的举措。同时给我们其他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发,让我们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更好的去连起来,推动我们体育教学整体的发展。那么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他们自己出钱购买平台面向全国教师播放,短短的两天,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近30万人的点击率,让我们体育老师足不出户,也能分享到这样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也是利好。那么回想一下,在没有这个校园足球推进这么大的力度之前,我们这些事情好像没有做过,在这样的一个利好的条件下,现实是利好的,希望我们老师积极的行动起来,克服身边的小困难,见招拆招的让我们的校园足球成为足球强国这样的梦想丰满起来的时间短一点。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关于理想,足球进校园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体现了一个育人的载体,大家都知道教育它改变不了过去,可能也改变不了我们的现在,教育的最大价值是改变这个社会以及改变未来。试想当我们的努力改变了现在孩子他们对体育的认知,对足球的认知,他们构建的一个正确的运动观念和健康的运动习惯的时候,等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所交给他的东西就能完整的体现出来,那么足球强国之梦不远了。校园足球一定是一个脚踏实地的,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这样我们的春天才会更美。

    主持人:谢谢徐老师的“骨感现实和丰满的理想”,我相信有一天一定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么听了两位老师和几位专家的点评和研讨,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师和我们网上参加活动的老师一定也有很多的看法或者疑问。网上有老师提问王教授:说课课练环节一种环节四主教材延伸,一种是锻炼不足的补充,这种补偿性的课课练没有知识或文化的传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课程特性,有请王教授解答!

    王渺一:首先来说,补偿性课课练,补偿两个字就是因为学生在练习强度不足,锻炼不够,需要增加和补偿,因此促进学生体能来说它有一定作用的。其次,没有知识和文化,课课练练什么,怎样练,本身就值得我们体育老师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同时,课课练是有方法和文化背景的,身体练习是一种特有的运动知识,人的身体肌肉是有记忆的,你反复练了以后它会留下痕迹,因此,补偿性的课课练它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最后,课程标准中明确的讲了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因此,补偿性的课课练对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是有一定作用的,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来运用的。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那我们现场有没有哪位老师有疑问的?

    嘉宾1:我想问一下王渺一教授足球课的拓展部分游戏,是以主教材来设计游戏合适还是以教学比赛合适?

    王渺一:课程标准明确的告诉大家,小学以游戏教学为主,中学以技能教学为主,高中以专项技能教学为主,因此小学的体育课主教材也可以游戏化,包括准备部分,热身部分,结束部分课课练都可以游戏化,小学教学采用游戏是适合我们学生心理特点的,应该多多的运用,谢谢!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最后还有哪位老师有什么问题?

    嘉宾2:在低水平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体育老师强调足球的技术动作准确性,请问专家有什么看法?

    郑金坤:刚才我们王教授讲了课标当中指出,在我们小学阶段,要注重他基本的身体活动和游戏,不建议过细的进行一个足球技术的教学,谢谢!

     

    主持人:谢谢郑金坤老师!老师们刚才我们观摩了两位的老师执教的课,并且就两个主题进行了点评和讨论,很有成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