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艺社团” 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书

(2015-11-09 16:04:17)
标签:

体育

杂谈

附件7:

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 体艺社团 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编号:  TZJKS-YBLX2013108             

课题类别:    规划课题                     

课题主持人:    刘松林、杨兴年             

工作单位: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组织鉴定单位: 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        

鉴定方式:  现场鉴定                      

鉴定日期:                                 

 

 

 

以下一、二、三项由课题主持人负责填写:

一、提交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请注明出版物或出版社)

 

 

、通过研究,我们已初步形成一套有效开展体艺社团活动的可操作的做法:

通力协作,搞好团队;B 环境布置,营造氛围;C 社团活动,定期开展;D 常规特色,突破创新;E 活动内容,依趣而定;F 形式多样,指导到位。

、校园特色文化氛围日趋明显,校园中已初步形成的求真向美、健康活力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校内课外活动丰富,学生参与兴趣浓厚,已初步形成活动团队网络。学校现有十二 个校级与年级层面的社团和六个校体育艺术运动代表队。全校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兴趣浓厚,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参与各级各类的活动比赛中,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

在体育特色项目上,2013 年 在区第九届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夺得女子组团体冠军,男子组团体第三名;在 2014年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三名,阳光体育节团体总分第四名; 2014 年区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2015年区第十届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女子第二的好成绩。

在艺术活动上,2014 年 区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我校张丽霞老师指导的学生分获“器乐”组、“声乐”组二等奖 ,李玲老师指导的学生获“素描”组二等奖。2014年在泰州市中小学生个人才艺比赛中,我校顾心怡获“民乐”类三等奖。

、通过研究,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杨兴年老师撰写的《兼职教师怎样上好综合实践课》一文获区级二等奖、《浅谈农村初中社团的组织和管理》一文,刊于省级《考试与评价》2015.06;朱艳老师撰写的《综合实践兼职教师的培养》一文获区级二等奖;刘松林老师撰写的《例析教师期望价值的有效实现》一文,获“2014全国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的亮丽风景》一文,刊于国家级《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4.12(64);《学生体艺社团柔性管理体系的构建》一文,刊于省级《教书育人》2015.05(17)。

 

 

 

 

 

 

 

二、成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概述(包含成果的社会效益)

1.营造彰显体艺魅力的校园文化

作为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往往是通过健康进取的精神因素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感染、熏陶学生。优秀的学校文化可以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享受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积淀更深厚的学校文化精神,生命质量得到提升。我们以“乐己乐人乐天下”的“三乐”文化引领体艺社团教育工作。乐己是要让自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乐人是要与人合作共同发展、为他人带来快乐;乐天下是要以天下为己任,强身健体,报效社会。另一读乐 yuè ,以音乐借代艺术,让音乐(艺术)抒发自己丰富的人生情感,给他人及普天下 更多的人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乐与“悦”同音,通过“三乐”文化,让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从而提升其生命质量。

环境对教育活动的影响不言而喻,为塑造浓厚的体艺氛围,彰显体育、艺术的魅力,遵循“文化立校,和谐发展”的理念,我们将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力求使一草一木皆关情、一墙一壁都说话。精心打造廊道文化和楼梯文化,漫步校园,艺术、体育的踪迹美不胜收,每处空间都成为学生驻足的场所,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阳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得以荡涤,情感得以升华。

2.开设多样化的校本体艺课程

基于体艺教育的普及性、个性化和终身性的原则,体艺社团建立了规范的体艺教学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上好体艺课程,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社区相结合。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生命的质量自然应该在自主的选择中提高,有鉴于此,我们紧扣社团中的“乐”字,推出了三大球、电脑制作、声乐、民族舞、摄影、书法、剪纸、美术等近二十个学生社团,在“自主、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有选择性地参加。点面结合、富有层次的体艺课程既关注了学生的自身需求,给他们以自主权,形成“我的课程我做主”的意识,使体艺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又让每个学生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长,学生的个性特长逐渐显现。

3.创设有利于学生体艺社团发展的保证体系

为保证体艺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坚持“三优先、一齐全”。

设施齐全。学校设有专用室场,满足学生活动。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体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体艺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加大器材设备的配备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体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经费优先。优先保障体艺教育经费,从公用经费中挖潜保障体艺教育设施设备、耗材、差旅、培训等支出。免费为学生提供开展艺术活动所需的中西乐器、活动道具、服装、画板、颜料等等。多渠道争取体艺教育投入,广泛与社会各界接触,依托社会资源,为体艺经费的筹措开辟更广阔的渠道,既缓解了经费压力,也大大增强了体艺杜团的辐射作用。

课时优先。校本课程中优先安排体育、艺术类校本课程。学校可控课时,大部分安排用于体艺专项。在阳光体育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如果因当天上过体育课,开展过大课间活动而达到一小时了,该时间段就安排给艺术活动。

师资优先。尽管学校教师编制较紧,但我们仍然优先招聘体艺教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合格的体艺教师队伍,全面满足学校声乐、器乐、舞蹈、武术、球类等不同体艺课程开设的需要,一时难以招聘的,我校广罗英才,采用外聘的方式解决,比如我校常年聘请民间剪纸能手、象棋、球类人士定期来校授课,给学生以更广泛、更专业的选择空间,保证了 课程的顺利实施。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

4.开展个性化的体艺节庆活动

我校一直把建设“体艺社团”活动作为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载体,以此开启学生健康、美丽的人生,在上好每一堂社团课的基础上,通过科艺节、体育节、师生作品展等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点燃学生的体艺火花,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

校园艺术节――放飞梦想的快乐舞台。通过“七彩童年,唱响许中”、 “艺术走向多元,文化点亮心灵”等主题艺术节活动,引领学生迈向艺术的殿堂,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心精手巧的艺术作品展、韵味十足的芭蕾舞蹈、感心动耳的歌咏比赛……一张张展示才华的快乐舞台,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学生生命得以激情飞扬。

 校园体育节――放飞心灵的快乐驿站。学校田径、羽毛球、篮球、排球、冬季三项、等体育运动队成为学生体验分享感受快乐的活动平台,每学期一届的体育节上,充满趣味的运球PK,你争我夺的拔河比赛,翻滚自如的快乐空竹……一个个运动项目,让全体学生领悟了奋斗与拼搏的真谛,成为学生强健体魄、放飞心灵、超越自我的快乐驿站。

5.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肖川教授曾经做过调查,对学生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影响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对学生唯文化成绩论优劣的评价体系,已经证明无法真正提升生命质量。教育者对“质量”要有全新的思考和认识:“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要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更好 的发展、拥有自己的幸福”。为了凸显学校“一校一品”的特色建设目标,学校提出“一校多品、一生一品”的发展目标,把“体育、艺术2+1 项目” 的要求拓展为“2+2”的目标,即每个学生必须具有两项体育技能、两项艺术特长,大力实施校本体育、艺术“2+2”项目工程,开展“星级社团”、“星级团长”、“星级团员”“星级社团成果展示”等多项评选,提高队员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体艺社团的运行效率,使社团活动产生更强大的生命活力。

 

我们通过发展体艺社团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思维,活跃了校园文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弘扬和发展,素养得以养成和提升。学生参加市、区级各类体艺比赛,屡屡斩获大奖。令人欣慰的是,原来一些在校园内默默无闻的学生,因选择了体艺,品尝了成功,变得更加自信,在活动中展现的是轻盈跳跃的身影和灿烂开心的笑容。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提升自我的学习锻炼目标,体艺能力主动和谐地发展,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增强,其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健康生活态度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育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使每一个孩子的心都能受崇高欲望的鼓舞。”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坚信,发展体育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精神更丰富,心灵更充实,个性得以健康发展,人格得以健全,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三、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限10人,此页不得分页)

序号

姓 

职务

职称

工作单位

对课题的主要贡献

1

唐华春

高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资料收集、理论探索

2

于宗祥

二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实践案例研究

3

薛丽萍

二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实践案例研究

4

周伟

二级教师

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实践案例研究

5

陈美琴

二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实践案例研究

6

夏俊

高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资料收集、理论探索

7

朱艳

一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收集信息、技术指导

8

薛亚芬

二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实践案例研究

9

张丽霞

二级教师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

实践案例研究

10

 

 

 

 

 

第一主持人所在单位法人代表签字

第一主持人所在单位公章

201  年  月 

以下四、五、六项由组织鉴定单位组织填写:

四、专家组鉴定意见(通讯鉴定请将专家鉴定意见表粘贴于此)

 

 

 

 

 

 

 

 

 

 

 

 

 

 

 

 

 

鉴定组  组长(签字)

     

五、鉴定组成员(至少5人)名单及签名(通讯鉴定无需专家在此签名)

鉴定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名

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六、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七、泰州市教科所终审意见

 

 

单位公章:  

     

泰州市教科所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