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z黑牛
tz黑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15
  • 关注人气:1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深人士为泰州女足复兴出谋划策(转)

(2015-03-25 17:19:11)
标签:

体育

杂谈

感悟

       中国江苏网讯 :女足,曾经是泰州竞技体育令人骄傲的品牌。而随着中国女足的没落,泰州,这个昔日的江苏霸主也倒了。

  新年伊始,我市也为振兴足球出台一系列举措,足球进校园、开展校园联赛……让广大球迷又燃起重振泰州足球雄风的希望。

  近日,记者多处走访我市资深足球人士,请他们为泰州足球的振兴出谋划策。

  历史 曾是江苏女足半壁江山

  提到姜堰女足,不得不提到俞建国这位功勋老教练,是他一手打造了姜堰足球的辉煌。为了姜堰的足球事业,这位上海知青,放弃了返沪的机会,将近40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异乡。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俞建国就在姜堰搞女足,姜堰也是江苏省内最早开展女足的地区之一。1998年,江苏女足成立的时候,姜堰有9人进入省队。

  江苏女足刚成立的时候,姜堰女足撑起了球队的半壁江山。回忆起当年姜堰女足的辉煌,俞建国自豪地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江苏队一大半都是姜堰人,姜堰话是江苏女足的官方语言。他的第一个弟子陆萍更成了江苏女足第一个入选国字号球队的队员。

  此后,俞建国培养的宋晓丽、俞卫民、周高萍先后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最多的时候,国家队同时有4名姜堰姑娘。一个县级市区同时在国家队拥有这么多队员,在国内绝无仅有!

  俞建国告诉记者,以前,姜堰的女足运动开展得很好,很多小孩子都是主动要来练,家长也很支持。有时队员吸收不了,还推荐给其他城市。

  姜堰女足风光的时候,也正是中国女足最辉煌的时期。而正是当时相对不错的青训基础,才造就了中国女足的辉煌。

  如今,姜堰女足的红火和中国女足当年的辉煌一样已经成为历史。老教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是什么原因让姜堰女足的规模锐减?原因有很多,有人为的原因,也有整个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原因,还有整个学训体制的原因。俞建国说。

  2013年前后,已到古稀之年的俞建国从姜堰转战到海陵区。在俞建国看来,姜堰这么多人口,踢球的女孩子也就几个,加上原有的队员流失严重,选材都成了问题,要想重振姜堰女足的雄风很困难。而主城区的海陵各方面条件应该比姜堰强,加上可以依附市体育局的支持,将女足从主城区向全市推广,打造新的泰州女足有希望。

  现状 推广校园足球很难做

  319日下午,记者在泰州实验学校操场找到俞建国 ,已经72岁的老人身体虽已不如从前硬朗,但只要上了足球场,激情还在。

  据了解,市体育局每年在女足队伍上的投入不少于30万,每年开展足球业余训练的学校,体育部门分别给予4万至8万元的补助,加起来我市每年对足球的投入在50万元以上。此外,只要学校支持足球运动的开展,体育部门都将给予支持。

  目前,我市女足队伍按照20012008年龄分段组合,主要有四支队伍。

  20012002年龄段的队伍在姜堰,在俞建国离开姜堰后,这支队伍成绩下滑严重,已经跌出了省运会前六名。其他三支队伍目前在海陵区,队员主要分布在智堡实验学校和泰州实验学校这两所足球基地学校内,俞建国正在全力打造。

  泰州女足现在与省里有5年至10年的差距,主要是缺少好苗子,选到苗子留不住。谈起整个泰州女足的现状,俞建国的语调变得有些低沉,对于现在的这支队伍他并不满意,打打比赛还可以,但输送省队还不行!

  要求下午4点钟到操场集合训练,现在415分了,人还没到全。俞建国看着手表无奈告诉记者,女足选材面越来越窄, 选不到好的苗子也就意味着教练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打磨孩子的基本功。 除了下午放学后的训练外,每天上午的大课间也不放过,他会让队员抓紧4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些小运动量、不出汗的基本功训练。即便如此,学训的矛盾还是使得目前孩子们的训练时间无法得保证。

  老教练告诉记者,球队是个整体,自己常常为学生学籍、交通、吃住伤脑筋,很大程度上牵扯了训练的精力。两年前,实验学校建队时选拔了89名小队员,现在只剩下了8名,去年7月从姜堰、高港等地补充了5名小队员,这些孩子白天在实验学校读书,晚上住市体校,由于经费紧张,教练员每天轮流带孩子坐公交车。如果能住在实验学校的宿舍,教练员管理起来就省心多了。

  问诊 师资、场地、学制是短板

  采访过程中,俞建国曾告诉记者,自己有生之年有三个目标。一是在海陵带出一支样板队伍,向省队输送几个苗子;二是在省运会上再打出几个好成绩;三是打造一支有质量的教练员队伍。

  不解决师资、场地,不折断升学指挥棒,泰州足球乃至中国足球振兴都是空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体育人直言,我市的所谓足球试点校分别存在三大致命弱点,一是缺乏师资,二是没有场地,三是学生的活动时间没有保障。

  他告诉记者,泰州地区近一半的学校体育专职教师缺编,不少学校的体育老师是由其他科目老师兼任,足球是一个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让一些不懂体育和足球训练的老师来推广校园足球,效果可想而知。一些城区学校场地紧缺,以泰兴鼓楼小学、泰兴师范附小为例,就教室前后那一点空地,连平时的体育活动都施展不开,如何踢球?

  此外,虽然我市设置了不少足球试点校,可现实中很多学校并不能真心实意地投放时间,因为没有哪所学校的校长敢下午3点钟放学,让孩子踢球。没有场地,学生每天5点左右才能放学,6点天黑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这么重,哪来的时间踢球?

  升学的指挥棒不倒,校园足球就搞不好。这位体育人说。

  泰州缺优秀足球教练员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请教市体校校长、体育局副局长樊蓉,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泰州不缺优秀的足球教练,而且他们很乐意为家乡足球出力

  记者了解到,按照政策,有突出贡献的运动员退役后,可享受政策分配。我市很多符合政策安置的退役运动员拥有教师资格证,可常常由于教育编制饱和得不到及时安置。以我市女足姑娘、前国家队队长周高萍为例,在我市足球界盛情挽留下,她于去年8月返乡,可工作至今没有落实。

  周高萍是我市未来女足主教练人选,可人事权不在体育部门,我们也很着急。樊蓉很无奈。

  据了解,与周高萍相似经历的还有阮晓清、孙娟、卫瑶等队员,她们都曾是国家、省队主力,执教业务能力强,且都愿意为家乡的足球教育出力,只是苦于没有平台。

  据悉,虽然工作还没着落,这些队员目前都主动帮助俞建国,分散在多所学校训练小队员。

  市场经济之下,没有一点待遇的义务劳动,一年可以,两年可以坚持一下,第三年肯定就没人了。俞建国说,这些功勋运动员为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只有做好良性循环,泰州女足才能健康发展。

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多方的支持,泰州女足的振兴还是有希望的。俞建国说,发展足球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多部门配合才能完成的工程。泰州女足的老本已经耗尽,目前江苏女足中的泰州籍队员寥寥无几,再不留下人才,卧薪尝胆,泰州女足的辉煌就很难找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