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英语期末质量分析
(2011-01-20 15:25:44)
标签:
杂谈 |
小南坑小学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期末测评情况分析报告
本次检测试卷由矿区教育局统一出题,试题共分为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其中听力占50%笔试占50%,卷面另外奖励两个点。本次三年级检测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突出了英语的基础性、应用性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从整体试卷看,是一份较理想的试题。
.检测概况。
班 级 |
实 考 人 数 |
总 得 点 数 |
总平 均得 点数 |
卷面 平均 点数 |
听力 平均 点数 |
笔试 平均 点数 |
卷 面 率 |
优 A 率 |
达 优 率 |
达 标 率 |
最高 得点 数 |
最低 得点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8.9 |
|
|
|
|
|
334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49 |
81.2 |
|
|
|
|
47.5 |
|
|
|
|
年级 |
|
|
|
|
|
|
62.6 |
|
|
|
|
|
试题分析:
|
卷面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应得分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2230 |
||||
实得分 |
1480 |
1294 |
2122 |
2014 |
1894 |
2162 |
2074 |
1864 |
1992 |
1774 |
1480 |
||||
得分率 |
66.3 |
58 |
95.2 |
90 |
84.9 |
96.9 |
93 |
84 |
89.3 |
79.5 |
66.3 |
二.优势与经验
从这次测试中,可以看出我校三年级学生在经过半学期的紧张学习后,比期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进步。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做题技巧取得了很大进步,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按要求做题,没有出现漏题的现象,听力部分做的较好。虽然个别小题也有失误,但总的还是不错的,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听磁带上还是下了功夫的,还是较扎实的。但有些主观题学生做的不是很好,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在平时中多做训练。
三.不足之处
学生的做题习惯特别是做完题之后的检查习惯不好,出现了单词缺少字母现象,尤其是笔试部分的连线,学生失分严重,和教师平时的训练和培养不到位有关,此外,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不严谨也有很大关系,“精益求精”的思想和态度在学生中普遍比较缺乏,可见细心和细致的习惯应该长期重点培养。
2、学困生仍然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群体。
本次测试我校三年级学生这次不及格虽然比期中的人数有所减少,但是由于他们分数极低,所以影响了整个年级的均分,此外,那些刚刚达标的同学的知识掌握也并不是很牢固,这部分同学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
二、典型错例分析
(一)听力部分
第二大题听音画图。由于平时对这样类型的题练习很少,并且对这道题中出现的句型学生一时间反应不出来应该画什么,因此一些同学还是出现了错误。有个别题读的时候不是很清楚,有些学生没有听清楚,导致一、二题失分严重。
(二) 笔试部分
第一大题大小写字母连线。大部分学生能连对,个别学生会看错字母,还有部分别学生是习惯差,不认真看题目要求。
四 、
(一)教的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大面积的知识讲解,但巩固和落实不太到位,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关注有限,同时对基础的知识强化不够,学生只会局限于书本知识,不会扩展。由于本学期合并班的原因,学生多,教师难管理,导致成绩有所下降。1班和2班学困生较多,教师应把这些学生作为重点。3班和4班整体水平较高,消除个别学困生成绩会更高。5班和6班让别的教师代课,教师带的班级太多,力不从心。
(二)学的方面。
对字母、单词和句子的准确认读和记忆是学习的一个弱点,本次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理解,而平时我们对学生的正确书写仍要强化。
五、今后教学的建议及改进措施。
1、通过多种渠道增强学生对字母、单词和句子的准确认读和记忆能力,加强课堂上的操练和巩固环节,力争让学生在有趣而多样的操练中巩固重点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扎实的掌握重点句型。
2、继续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听说读写上下功夫,在平时的课堂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仍然是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3、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学生对题型的指导。例如听问句选答句,强调学生听关键词。
4.加强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辅导和巩固检测,通过“结对子”等多种方式尽量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效果。
5、同时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不断的和其他老师更好的交流、总结、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教学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