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3-06-19 19:09:14)
分类: 信息技术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在现代环境下的与时俱进,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是我们作文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技术是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

 作文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试着用学会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信息技术环境下作文有效教学模式是指现代教育技术与指导学生作文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作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经过研究,按训练内容,我们将小学中高年级作文重点训练项目分成三大类,即"积累奠基""仿写导航""技巧提升"。然后根据各年级同一类不同要求的重点训练项目,纵向编排序列。此训练循序渐进,螺旋提升。四年级课内重点积累好词、好句,课外通过儿童诗、韵文的鉴赏,增强学生语感;仿写上主要通过抄写、听写句子,初步感受表达方法;而在习作上,重点训练状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特征的能力。四年级课内重点积累好句、好段,增强学生语言体验,激发语言想象;仿写上主要通过抄写、听写好段,初步感受段的表达方法;而在习作上,重点训练写事,引导学生掌握叙事的方法和技巧。五年级课内重点积累格言、名段,课外通过古词、现代诗的鉴赏,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意识,激发语言想象;仿写上主要通过扩写、缩写,掌握基本表达方法;而在习作上,重点训练细节描写和感情抒发,引导学生掌握把文章写生动具体的技巧。六年级课内重点积累文段、名篇,并在课外通过古文、散文的鉴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仿写上主要通过仿写、改写课文,学会有创意的表达方法;而在习作上,重点训练布局谋篇,引导学生整体掌握文章的写法。 

二、网络环境下纵向式三步作文训练法

针对以上的训练目标,在网络环境下,以信息技术辅助作文教学,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纵向式三步作文训练法。现总结如下:

1、积累语言,为习作奠基

 1)课内积累:主要采用背诵的方法。内容包括:好词、好句、好段,古诗词、名段名篇等内容,通过摘抄、背诵的方法来积累。引导学生归类积累,把自己积累的词语以及精彩的句子和段落背诵下来,形成独特的记忆链。

2)课外积累:以鉴赏为目的。就是通过欣赏性的阅读、感受、品评、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汲取艺术营养。鉴赏实现了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鉴赏内容:韵文,儿童诗、现代诗歌、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等一些最经典的诗性文本,我们希望用诗心去激荡童心。同时,也精选了《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于记诵的章节,用经典去叩启天赋之门。并鼓励学生自己通过上网等方式搜集不同内容来丰富鉴赏。

2、仿写语言,为习作导航

积累是一种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它不能只是机械地吸收,只有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中,才能使积累处于一种激活状态,得到不断的提升并获得勃勃生机。因此,在为积累而实践中可以采用仿写,就是模仿别人的语言来写。模仿优秀的美文,典型的范文。美文范文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这些文章在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行文结构上都是值得我们初写者学生们在写作上借鉴的。仿写就是借鉴优秀文章中在用词、表达,修辞、立意、结构等方面特点在自己写文章时加以模仿借鉴。仿写其实是符合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逻辑顺序的。仿写不是机械地仿抄,而是有机地揣摩运用。在指导仿写中,应要求学生不要机械地借鉴模仿范文,而是从范文的思想内容,文章的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受到启示,加以引申,模拟,构思自己作文。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仿写训练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强读写结合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写,写中读,以读代写,以写促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作文仿写训练应该按课内课外两条线进行。即课内训练作文与课外生活作文。我们的操作方法:

1)课内仿写:发展为利用语文教材,向课文学习语言,挖掘教材中的写作因素;组词、造句形式与方法;构段、谋篇的类型特点,指导学生每课练说,练写一个句式或说写一段话。例如:

仿写句子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累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夸张句。也可引导学生积累抓住重点词语把句子写准确、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如学习《燕子》一文时,引导学生体会积累作者在描写燕子飞行特点,妙用唧的一声字把燕子飞行时的轻巧、活泼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写法。  

仿写段的方法。如教《海底世界》第三、四自然段、《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八自然段、《爱迪生》第四自然段、《飞机遇险的时候》第二自然段时,及时引导学生分别理解并积累总分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概括与具体关系、综合关系等一些构成段落的规律和方法。  

仿写篇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体裁积累写篇的方法。如学习《桂林山水》一课,让学生领会课文,从而积累的写法;学习《灯光》一课时,体会并积累倒叙法;学习《一夜的工作》时,体会并积累对比的写法;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体会并积累前后照应的写法;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积累描写事物的动态和静态的写法……如此通过在阅读中对写法的积累,使学生不断地从作者思路中得到启发,从而积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便于解决学生习作中怎么写的问题。

2)课外仿写: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针对生活需要练笔,为了实际需要习作。如中年级学生:每逢节日、家里人过生日,自制贺卡送别人;练习写观察日记、成长日记;办手抄报;把对身边人的思想、行为的看法写下来;设计提示语、广告牌;给远方的熟识的或不熟识的人写信。高年级写表扬稿、建议书;写读书笔记;为了某件事写启示、写公告;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读书、搜集资料,再写成文章或简单的研究报告。总之,生活有多么广阔,读写的用武之地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也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仿写的质量也相应得以提高。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从学文中获取观察的方法和写文的方法。学生年龄的增长,仿写中的效仿成份会逐渐减少,而创造成份渐趋增多。这样就为学生的作文扫清了心理、观察等障碍,也从学文到仿写的反复训练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模式,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技巧训练,提升习作能力

作文讲究技巧。技巧是开启思维之门、智慧之门的钥匙。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经过反复的实践研究,以人、事、物、景为训练主体,把小学生常见的几类作文的技巧编成二十四字口诀:

写人作文:抓住特点,写活人物;具体事例,彰显品质;多种描写,综合运用。

写事作文:抓好要素,突出重点;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点面结合,具体生动。

状物作文:有序观察,大胆表达;特点用途,介绍清楚;虚实结合,合理想象。

写景作文:方位地点,次序井然;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动静结合,融入感情。

以写人作文为例,写活人物,就是要写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就是指这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这一阶段的实验工作,使我们认识到:作文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多方位的综合性工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这样就将学生作文能力训练从单一的、零散的、无序的训练,进展到有序的、科学的、完整的训练;将作文能力训练步入一个新的层次,使学生的作文从入学之初就有章有据地进行,从解决说话时要言之有物入手,逐渐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最后形成作文能力。

4、网络环境下作文评改方式的研究

网络作文中,评价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多元的。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作文,相互点评,可以一人作文多人点评,可以跨班级甚至跨年级进行。同时,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的监督之下,使网络作文更能做到班级、学校、家长、社区的共同评价。

1)设立网络论坛,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天地。我们充分利用小贝壳作文网站的优势,让实验班的学生随时随地将自己的作文发送到论坛上,成为论坛作品,呈现在自己和他人的面前,通过交流欣赏相互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

2)通过让学生随意发帖子的形式,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文章发评价帖,相互品评、修改,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同时教师也通过发帖子的形式进行网上作文批改,并鼓励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和建议发回应帖,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子文本修改起来方便快捷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修改和调整,学生只需在已有的文稿上直接进行文字编辑,既快捷又方便,版面还十分美观。

4)建立博客圈,实现多元评价。学生在网站上建立博客,老师建立班级博客,成立博客圈。这样,每个学生既拥有自己的作文空间,又可以相互联系,相互品评、修改,得到共同提高。通过网络,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了评价,全面、客观地肯定了学生在作文方面取得的进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三、效果评价

1、激发了学生习作热情,学生习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在课题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广开渠道,如开设作文园地、优秀作文展版等,帮助学生展示优秀作文,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2、构建信息技术环境序列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以其教学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的超文本方式,教学信息储存的大容量,教学过程具有的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使学生作文的自主性以及教学信息反馈的功能大为增加,教学资源将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经过实践,我们确立了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策略:积累展示,激发兴趣——媒体引路,进入情景——小组讨论,总结方法——自由选择,查阅资料——自主写作,交流修改。这个课堂教学策略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整体设计训练的需要而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地优化整体设计的每一个方案的课堂教学过程。这个策略的形成,优化了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同时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表现欲,以及表达能力得到张扬。

3、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序列作文训练体系

经过研究,按训练内容,我们将小学中高年级作文重点训练项目分成三大类,即"积累奠基""仿写导航""技巧提升"。然后根据各年级同一类不同要求的重点训练项目,纵向编排序列。此训练循序渐进,螺旋提升。针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使整个体系统的完善的、有条不紊的充实到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呈显性提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