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观经济学知识四:什么是先行指数与滞后指数及一致指数

(2011-04-04 11:56:40)
标签:

财经

通胀压力

消费价格

公用事业

设备使用率

分类: 股市与经济

先行指数是由11个金融指数组成的综合指数。其中的金融和预期的指数为商业活动的变化状况提供了见解的信号,而非金融指数则为经济运行趋势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先行指数的组成辉根据经济情况的改变而相应地变更,以更确切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该数据每月公布一次。
1)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以年增长率衡量的个人、非赢利性机构以及私人信托基金的税前收入。但真正反映个人购买力水平的是其中的一项,即可支配个人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通常每月公布一次。
2)个人消费支出(PersonalConsumptionExpenditure,PCE):衡量消费者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全部支出。该指数同个人收入一同公布。
3)全国采购经理指数:(NationalAssociationofPurchasingManager,NAPM):全国采购经理人协会每个月都向250多家采购经纪商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订单的变化情况,生产情况,就业情况,货物供应情况,库存情况以及购买货物的价格,并根据对以上内容的调查结果,按不同的权重计算出一项总体指数。总体指数高于50%显示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扩张,反之则显示生产收缩,如果该指数低于44%则预示经济的衰退。因此是反映经济领域中工业部门发展状况的一项早期信号。
4)耐用品订单(DurableOrders):显示制造商所获得的使用寿命在3年以上的货物的订单数量,每月公布一次。其中民用耐用品订单数(Non-defenceOrders)的变化尤为受人关注,因为它们反映了商业经营过程中的设备投资。

5)工业生产(IndustrialProduction):是一项显示制造业、采矿业以及公用事业部门总的生产情况的指数,每月公布一次。
6)设备使用率:(CapacityUtilization):显示在制造业、采矿业以及公用事业部门中生产设备使用效率的指数,以百分比表示。该支书与工业生产指数一同公布,通常作为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参考指标,因为设备使用率的持续上升将产生“瓶颈效应”从而制约产出的增加,最终导致通胀压力上升。一般来说,该指数超过84%,预示通胀压力存在上升的危险。
7)零售指数(RetailSales):主要反映当前社会消费状况,每月公布一次。该指数的变化较大,仅观察一两个月的数据很难对总体物价水平有确切的了解。

8)消费者信贷(ConsumerCredit):表示每个月消费者分期付款尚未偿还的美元金额,包括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对私人的贷款,每月公布一次。
9)新屋开工及建筑许可(HousingStartsandBuildingPermits):包括一年率计算的新屋销售水平以及每月增长的百分比,每月公布一次。
10)建筑支出(ConstructionSpending):显示全部新的公用和私人建设开支,每月公布一次。
11)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用于衡量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确定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每月公布一次。其中能源和食品项目的价格变化很大,因此将它们扣除以后得到“核心数据(CoreRate)”,能更为真实地反映价格的变化。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反映了零售水平的通胀压力。
12)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erPriceIndex,PPI):显示商品生产成本的变化。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与消费价格指数一起反映通胀压力的状况。

 

一致指数也叫同步指数,是可以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指标,比如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
滞后指数,就是反映前一段时间经济走势的指标,比如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

 

 

美国的领先指数,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1 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量。
  2 平均周申请失业金人数。
  3 制造商新增消费品和原材料订单。
  4 卖主交割执行情况——其工厂延迟交货的百分比。
  5 工厂和设备的合同、订单。
  6 新增私人投资的营建许可。
  7 M2货币供应量。
  8 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及股息收益。
  9 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
  10 生产成本与卖价间的差额。

倘若这些要素有多数向好,则可提前预期领先指数将会上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