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转型之路-体制改革与教育强国
(2009-03-17 12:23:33)
标签:
富人阶层体制强国民众贫富差距中国个税遗产税杂谈 |
分类: 企业管理科学 |
看到一文章: 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导致内需无法拉动.
对此文评论者无数, 90%的都是低层打工身份, 或农民身份.... 评论的内容大都是: 要国家发补足消费券, 要国家怎么样做.
看完所有评论, 有一感想, 与大家分享一下.
不可否认的事实, 中国的贫富差距的确过大, 中间阶层太少. 20%的富人阶层, 占有中国社会财富的68%左右. 他们的消费处于饱和状态, 对消费拉动的效果根本不会明显.
想消费的80%民众, 却口袋干瘪, 这的确是矛盾! 但他们的确是想要消费的一大群体, 包括对汽车, 大电视, 家电, 旅游等, 国家怎么办?
发消费券? 发消费券的确可以带来一定的效果, 但是, 我个人认为这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的做法!
我们要分析为什么80%的民众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一是与体制有关系, 分配体制有问题(一些垄断行业竟将国家给的垄断当成自己的成果, 大加为自己谋福利), 税收体制不公平(80%的工薪阶层成了个税纳税主体, 而富人阶层的财富, 当今的体制无法向他们征收税收, 包括遗产税都没开征等), 创业体制不完全(门槛过高); 收入分配与保障体制不完备
国家究竟什么时候进行以上体制改革, 那就是民富之路的开始之时!
二是我们的民众与劳动者素质还比较低有关系
如果我们的民众都有与美国及欧洲劳动者相同的职业技能, 能制造出相同质量的产品, 我相信产品不悉销路, 收入自然就高了.
国家应该发培训券, 提供更公平的教育机会,
对已失业人群提供技能培训,投入更高的教育与科研经费并让之用于吸引人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