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标签:
杂谈 |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的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常见的碱的学习,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有助于学生学好化学,进一步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从诸事物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并达到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②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认识复分解反应和化合物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式归纳出碱的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强碱的腐蚀性的认识、正确掌握碱的使用方法,树立安全使用腐蚀性药品的意识,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教法和学法作如下设计:
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学生上台演示,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采用对比观察与分析的方式,分别书写化学方程式,从而归纳概括出碱的“通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过程和情意活动的有机结合。结合本课的实际,对教学过程作如下的设计:
(一)
复习已学知识(酸的通性)----引入新课----学生演示-----对比观察实验现象-----书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归纳碱的通性----巩固练习及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