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再版前言
彭 莉 佳
(此文发表于《人民音乐》2013年10月号)
《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自2005年首次出版以来,8年间重印了12次。感谢广大读者的厚爱,给了我笔耕不辍的源源动力。
本书此次再版,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原版五大板块(含“用气发声篇”、“调控美声篇”、“咬字吐音篇”、“表达发挥篇”和“保健治疗篇”共48篇短文),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了第六个板块“网聊互动篇”(含37篇短文),意在突出练声护嗓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具体而言,该板块包含三组内容:一、论坛帖子;二、网友提问;三、课堂笔记。第一组内容是在“声乐演唱”论坛上与众多网友的跟帖神聊,话题涉及演唱体会、练声方法、教学心得等方面,如《怎样解决高音唱不上去?》、《练i母音和练u母音的各自功效》和《从学生歌唱毛病谈到声乐教学方法》。我认为:这种畅所欲言、百家争鸣而不刻意追求观点一致、重在互动过程的讨论,更贴近生活真实状态,更有利于读者“各取所需”地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或得到星星点点的启发。第二组内容是和学生或网友的电邮沟通或我的博客中的留言与回复,如《“公鸭嗓”重点练习什么内容?》。所问所答均只针对某一个人,不过,有同类问题的读者尽可以自由“对号入座”,借他人之问解自己之惑。第三组内容是给研究生李艳上课的片段记录。其中,既有嗓音训练过程的直接说理,如《找准了“点”,声音会很干净》,也有教学经验的简单传授,如《练习哼鸣嗓子易疲劳怎么办?》。附上这组内容,目的是想让学习者更明白教学者的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试图“抛砖”以引来志同者在练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进一步讨论。“网聊互动篇”集中表达了我近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新的思考,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新鲜的实际帮助。
旧版书附送的2盘VCD(现已转换成1盘DVD),是2004年在录音棚里录制的,现场没有听众的互动和反馈,所讲解与示范的内容能否符合读者需求?——这一点,长期以来我心里都不很踏实。因此一直都在计划着现场的课堂摄录,希望能给读者提供真实的教学互动和更易模仿的实践演练过程。可惜,多年来,每一堂课摄录后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只好放弃。非常感谢浙江长兴教师进修学院今年4月助我实现了酝酿多年的计划,因而此次新版书附录增加了一盘更贴近嗓音从业者实际需求的作品:《简易高效的练声方法——浙江省长兴县教师用声护嗓培训讲座实录》[i]。该教学视频分为三个板块:“理论简述”(20分钟)、“实践演练”(67分钟)和“问答互动”(8分钟)。其中,“实践演练”包含三部分内容:一、用深呼吸来支持发声;二、简便易行的护嗓方法;三、修复声带病损三步骤。第一部分主要是为嗓音正常者设计的,希望大家通过调整用气发声方法而使嗓音更响润、更耐久;第二部分主要是为日常用嗓较多且易嘶哑、处于声带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设计的,希望大家通过掌握一些简易练习来提高发音质量;第三部分主要是为声带病损者设计的,希望大家通过正确的练习既治标兼治本,减除嗓音疾患所带来的困苦和经济负担。三部分内容按从易到难的思路编排,熟练掌握后若能坚持天天循序全部操练,见效会更明显。近年来,我与葛平江博士合作培养研究生李艳并安排她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实习,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已用这些练习方法成功治愈一部分声带小结患者和个别声带息肉患者,也曾帮助一些手术后患者改善音质。令我颇感欣慰的是,目前李艳已基本掌握这三步骤的教学,并独立授课治愈多名患者,整个过程只用4-5周,每周1节课。相关的研究报告,将会写进她计划于2014年5月结题的硕士论文中。
以下是一些不可不说、不吐不快的话。
近两三年来,我在文献检索过程中,发现大量文章或著作抄袭我于2005年出版的《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及于1999年出版的《发声常识与嗓音保健》。不少作者连环抄、重复抄或“鸳鸯抄”。如:《论声乐训练中的咬字吐字》一文的作者赵某某在抄袭我的著述时,粗心漏抄一行字,之后其他数人居然连环抄袭此知识与逻辑都被破坏了的文章,署上各自的姓名投往各期刊发表。此外还存在文章小抄、著作大抄[ii],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重复抄[iii],抄不同内容拼凑成不同文章[iv]等等行径。有些抄袭者还颇动了一番心思:抄袭时只将其中极少量文字用注释标明出处,而将大量文字化为自己的“原创”[v]……看到我十几年来殚精竭虑、反复琢磨推敲的文字被切割成碎片、拼凑成“创见”、署上众多陌生的作者姓名,心中的创痛无以言表[vi]。这正是我在此次再版中于第一页及视频开头刊登《著作权声明》的原因。我所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无法辨识原创者,我将不得不颇费口舌予以说明甚至没有机会加以申辩,这将对我的专业学术形象和学术声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我委托了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嘉海霞等律师全权代为处理维权事宜,详情请见“彭莉佳的博客”(blog.sina.com.cn/u/2574157584)和“声环曲的个人空间”(www.emus.cn
›
声环曲的个人空间)。希望一众抄袭者立即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及时和我的代理律师联系,给予正面回应。必要时,我会考虑将博客上不断更新补充的《被抄袭情况一览表》附录在重印的版本中,让不光彩的抄袭行为伴随我专著的广泛发行而公之于众,以儆效尤。祈望此举能遏止汹汹的抄袭势头,同时起到些许普及著作权法的作用。
欢迎读者就任何侵犯我知识产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向我举报,更欢迎大家就书中的问题或建议与我交流,以助我下一次的修订得到进一步完善,来邮请发至我的邮箱:plijia@126.com。
[i]在中国教师研修网王建茹老师的精心策划下,2013年4月22日,浙江省长兴教师进修学院组织了全县骨干教师60余名集中听课,并尽学校所能安排了罗屹、张正礼、纪相琳三位老师负责三个机位的全程录像,林素云副院长亲临主持。没有他们的诚意与努力,就没有这个作品。特此致谢!
[ii]如许某的论文《艺术嗓音训练方法研究》与著作《嗓音保健的理论与训练》。
[iii]如:夏某的《浅谈教师的嗓音训练与保健》,抄我书3107字只注释其中55字;左某某的《正确的嗓音训练对嗓音疾病治疗的探索与研究》,抄我书2187字只注释其中414字;肖某某的《京昆小生发声之探究》,抄我书534字只注释其中46字。
[iv]如郭某某的《谈歌唱发声常见病及解决》和《浅析歌唱呼吸的训练方法》,李某某的《东北气候对艺术嗓音的影响与防治对策》和《变声期艺术嗓音保健的重要性和方法》。
[v]如:夏某的《浅谈教师的嗓音训练与保健》,抄我书3107字只注释其中55字;左某某的《正确的嗓音训练对嗓音疾病治疗的探索与研究》,抄我书2187字只注释其中414字;肖某某的《京昆小生发声之探究》,抄我书534字只注释其中46字。
[vi]我从来都不舍得切出书中任何一个部分作为论文发表以虚凑“科研成果数量”,因为这本书是一个整体,每一板块之间和每一短篇之间的互相关联,是其学术价值之一。可是那些不劳而获者,居然就这么支离破碎地“各分一杯羹”。因此,“创痛”二字,远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真正感受。
![[转载]《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再版前言 [转载]《嗓音的科学训练与保健》再版前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