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起一念抵(001-003)
(2014-04-19 14:57:41)
标签:
文化 |
分类: 给自己励志 |
开通黄钻
一念起一念抵(001)
诚哉斯言。无论天赋如何,一个人如果在某些地方远超同侪,必定是花费了心血精力,投入了大量时间的。通常的情况是,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时间投资,原有的禀赋被数倍、十数倍、百倍地放大。这个道理可以用在几乎所有事情上,很难找到反例。即便如发财致富这样看似毫无规律可循,带有强烈命运色彩的事情,如果你能够以“上帝视角”去观察,也会发现再简单不过的道理:这个富人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赚钱机器,你未曾注意的地方,他都在想着增加利润。
在qq游戏里曾看到过一个下象棋超过一万局的玩家,就算一局六分钟,六万分钟等于一千小时,等于一年到头每天三个小时,等于较为忙碌的大二一年上课时间,差不多等于初中高中所有英语课时总和的一半,难道这不值得惊奇吗?
有人统计过人真正用在学习、工作上的时间,刨除吃饭、睡觉、路上、玩耍时间,在人生中平摊,平均每天四个小时左右。这也就很好地说明了人与人的差异,那些超卓的人,是那些加倍努力的人。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念起一念抵是一种“走火入魔”。
就好比有人“想不开”而遁入空门,抑或寻了短见。一旦一个人疯狂地去做一件事情,超越充满恶根性的人性,总是有人说长道短,说三道四,假如这个人功成名就,那么,就会有人说,我早就知道这个人会成功,因为当初他多么的努力;如果这个人遭遇挫折,便会有很多人说,人的命,天注定,你看他当初如何,现在又如何,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怎么努力也没用。人性的不堪就在这里。让人愤怒的地方,也正是这里。
偏执狂才能生存?不,这是假话,绝对的假话。大多数人都不是偏执狂,也生存得很好。这句话应该加一个修饰语:商场上。在商场,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现实的庸常的社会生活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怎样的生存状态都有,恶劣的人性到处可见,即便善良的人也会有很多让人厌恶的人性,但是,这就是现实。
所以,在一个庸常的环境里,想要做一个偏执的人,心智不坚定还真的不可能做到。一念起,好了,无数人出来阻挠你了,你怎么办?你能一念抵吗?
即便你不肯认输,可是,如果你不能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全力以赴,你的时间没有全都投入到你一念所系的事情上,那么,你就只是在浪费时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验证那些看你笑话的人的“先见之明”。
有时候,不妨心中长存怒火。有时候,丑恶的人性不妨时时揭露开了去看,把那溃脓的伤疤重新拾掇一番,让新的肌体生长出来。
一念起一念抵(002)
如果你承认自己曾经很愚蠢,却将目光转向未来,那么,恭喜你,你将要成功了。
大多数人能够实现第一步的觉悟,却很难实现第二步的转变,“悔不当初”意味着你将要再次犯下错误,再一次“悔不当初”。
我并不后悔没有认真地去考研,不后悔没有听人劝说去考公务员,不后悔当初与人创业,曾经后悔的是没有在大学校园里实现自己期望的转变,
没有在创业遇到散伙危机时找一个有经验的人给予指导,没有在创业散伙后定下心来做一件事,曾经后悔觉悟的太晚,后悔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后悔给父母带去太多的无奈和遗憾,曾经夜半醒来默默流泪,恨不得让内心的烈火将自己燃烧。这都是没有用的。
如果说我最大的弱点是什么,那么,自我价值的薄弱、不坚定必然排在第一位。
真正定下心来,用八九年的时间去准备一件事,用今后人生的几乎所有精力去做一件事,然后,就不会再有后悔。
有时候恨不得就这样孤身一人独自前行,有时候又恨不得身边有一个人给自己鼓励、打气。永远的这样不坚定。
一个坚定的傻子,往往会取得让人意想不到的成就,如郭靖,如许三多,如没有变聪明之前的年广久。一个不坚定的聪明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极其有限,即便天赋超人,如唐伯虎,如徐渭,也多半要潦倒大半生。
即便写下了以上文字,即便领悟大道至简的真理“一念起一念抵”已近半年,仍然没有真正定下心来。这便是多数人无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心不定,意不坚,行无果。
这里有大疑惑,大不解,欲知详情,且听下回分解。
一念起一念抵(003)
可见一念起易,一念抵难。易到什么程度?即便最愚钝的人,每天也有成百上千的念头生灭。难到什么程度?“六亿神州尽舜尧”。
时间久了,前两篇说过什么都忘了。不过
,感觉还在。因为这样的感觉在我身上存在了快三十年了。——知道我年龄的人会觉得很有些可笑,我才三十出头的人,按这说法,不等于记事起就这样了?事实却真的是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我也说不清楚。总之,我是一个缺乏自我的人。不是我笨,而是胆小。总是退缩在一个精神的空间里,不敢去触动这个世界的存在。这就造成一种悲哀的困境:商业社会要的是效果,是行动,而我却妄想着隐士般的生活。真的隐士是无名的,我却又羡慕梭罗这样的伪隐士。不单是梭罗,就是庄子、列子,乃至老子,都是伪隐士。所谓伪隐士,就是靠所谓的学问去折服世人,即便自己一再地强调“无为”,也挡不住其思想对世人行为的波及和影响。就像那个呼喊着强权意志,实际上贪财、贪安逸的叔本华,不过是狡猾的有着常人欲望的普通人。如果只是这样,也没有什么。问题是,某种程度上,又有完美主义的追求,希望自己不要像这些人。就好比说,要有钱钟书的博学和幽默,但多些战斗力,要有鲁迅的战斗力,又要少些尖酸刻薄、到处树敌的本领,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
对于很多人来说,扯这些都是没用的。的确如此。
我的问题是,我不敢去做我实际上是的那个人。
You can always be what you want to be。真的吗?
you can still be where you should be 。——Is it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