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力量
(2013-06-03 22:26:06)
标签:
观念网教育文化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正念的力量
一个忧虑、忧惧的人没有办法去计划明天要做什么事,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没办法认真完成今天的任务。
忧虑的事情因为不在眼前,总还有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忧虑,积极行动才是正确的做法。忧惧的情绪有些难以控制,必须理性、感性双管齐下。
心浮气躁是现代人的通病,有钱的人纵情享乐,没钱的人,人穷志短。总要消除负面的念头,才能前进。
一刹那便有一念转过,想起亲近之人离世,禁不住感到悲伤悲哀,想起妻儿子女,又忍不住会心生甜蜜。一个念头转过,人未必会行动,但情绪和状态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因而人难免要受到影响。
不妨仍旧以我开设“每天进步做成功的人”这门课程为例进行说明。
“我们要在10年内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掌握并应用思维导图,帮助10亿人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引爆学习力!进而帮助30亿人学会正确的使用大脑,拥有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这样的豪言壮语让人无语,牛皮真正吹破天,这就是陈安之成功学的运用吗?有这样的怀疑,自然是不会去选这样的课程的,因为感觉不靠谱。
一年的时间能够有一万个人从“每天进步做成功的人”这个课程受益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已经能够引发规模效应,产生社会影响。
是什么让我信心不足?是我的野心。我希望真正能够帮助他人改变自己,我希望真的有很多人能够“每天进步做成功的人”,我不愿意仅仅为了销售课程而吹嘘伟大的目标或课程的神奇。《秘密》、《吸引力法则》、《硅谷禁书》都被传说的非常神奇,我却觉得自卖自夸的成分居多,其中还有怪力乱神的东西。心高,眼界高,对自己的要求也就严苛。想通这个道理,心态就平和了。
是什么让我犹豫不决?但凡犹豫不决,都是因为心存疑虑和矛盾。解决矛盾才能让人果决,让人意志坚定。我觉得我把正念的道理都免费提供就不会有人购买课程,但又觉得假如不这样就不足以吸引人的关注。这种矛盾心态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即认为“正念”太简单了,人一学就会了,就不需要专门进行课程训练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何必要开这门课程呢?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出名了该多好,那样的话这门课程都不用宣传了,于是,琢磨着怎样出名。可是,琢磨来琢磨去,觉得那些都是虚名。既想要名气的便利,又看不起那些名不副实虚名夸世的人,偏偏自己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草根屌丝矮穷矬”(没这么差吧),自卑的念头油然而生……有时候想,干脆全程“直播”自己“正念”的过程,每天都记录详细的日记,就像《奇特的一生》里柳比歇夫那样,然而,这是妄念,心平气和地考虑,这样的念头根本不可能得到实施,首先做到全力以赴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咨询课程的时候,很多人说就是静不下心来。很不幸,我发现我缺乏耐心去引导这些人。即便是在网络上,很多人也没办法说实话,我们的忧虑根源都是自私自利的,我们总是本能地掩盖这个动机。这种现象最终使得我转变做法,只强调一件事,也就是“正念”。我整理的资料很少有人能认真读完,虽然是因为内容太多,我还是挫败感很强烈。最终,我决定按照专题多整理一些资料出来,作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参考阅读。假如我因为遭遇挫折就放弃,也就没有这样的进步了,以此为励。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需要进行大量的正念工作,这是必然的。要把正的观念写下来,这是首要任务,是必须养成的第一个习惯。必要的时候可以把那些负面的观念也写下来,但是,务必要进行反驳和辨析,并附上正的观念。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全力以赴。
正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知道做到啊。比如,确定一个目标之后最好写出十几条必须实现目标的理由,保证自己能够把这些理由转化为“正念”,这样的话,一旦自己动摇的时候就能够“一念之转”,改变自己的状态。很多人都懒得去做这样的事情,就好像作文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一样。
有很多人咨询的时候还比较积极,可是,我布置任务的时候就不能完成了,为此我也是很苦恼。后来我才认识到,有效的方法永远是那些被人们熟视无睹的老套的说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苟能如此,虽愚必贤,虽柔必强”,这是《中庸》里的话,距今两千多年!别人一遍做到,我就百倍努力,别人十遍做到,我就千倍努力,能够这样,还有什么实现不了的目标?问题在于很多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太蠢了。这样一来,怎么能进步呢?每正一念都要花费一些时间,持续正念,等到用在这上面的时间达到一百个小时的时候,就会有显著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