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关于这个世界的心智图像
(2012-11-09 12:35:32)
标签:
成功的人活着的意义每天进步教育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第四讲 关于这个世界的心智图像
心智图像也就是观念。想象一下,在我们想到“大象”的时候头脑中会出现什么?即便出现了栩栩如生犹在眼前的“大象”,那也不是真的大象,只是“像”,而且还是脑神经细胞合成的。右脑的优势恰恰在此,因此处理的是图像,所以记忆力惊人。但是,右脑的优势也仅仅在此,右脑的主要功能就是记忆,除此之外就是遗传本能了,“雨人现象”就是最好的例子,无论多么神奇,目前来说是指望不上的了,“右闹革命”之类的话纯属狂想。左脑是后来演化出来的,如果大胆猜测的话,人的恶劣本性(即虽然有用却更会坏事)都在右脑,包括那些不由自主地社会属性,而人的一切优良品质都有赖于左脑发挥作用,“糖果实验”反映的恰是左脑对情绪的控制力。在你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在我们思考的时候,在我们回忆的时候,在我们没有睡觉的时候,外在于我们的世界投射于我们大脑的信息都表现为不为人察觉的心智图像,它们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心智图像不是对外界事物的客观描摹,呈现的不是具体的感觉而是统合的感觉(即知觉),是根据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而呈现不同面貌的存在。同样的事物,一个画家眼中的景色和一个普通人眼中的景色是不同的,关注点不同,感受不同,能够记忆的内容也不同,一个音乐家耳中的声音也会不同于普通人耳中的声音,每个人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都和其他人看到和听到的不一样,你不去想,你会觉得都一样,山是山,水是水,一旦你去想了,就会发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它们都只是你大脑中的某种形象,假如描述出来就会发现彼此的不同。正是因为人的感觉所得到的观念不同,所以人与人才会存在品行的差异。
能够每天进步的成功的人和不能这样做的人显然有着不一样的观念。简单来说,能够做到的人把目标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形成了自发主动的驱力,促使人实现目标,不能做到的人却没有完成这个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做到而有的人不能做到?因为心智图像不一样。
怎样的不一样?能够做到的人有清晰的目标,且为之神往。不能够做到的人则目标模糊,且对之恐惧,总是不自觉地拖延!
有时候也难怪那些成功学的培训会夸大其词,说什么相信你能成功你就能成功。真实情况是,假如你不相信你成功,你就不能成功,相信自己能成功,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这么说,你会按照他们所说的方法去做吗?不会。对于不确定的事情我们向来是不确定的,没有什么兴趣。不疯魔不成佛,但凡超凡入圣的人都有非同寻常的心智,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可惜,一味地说“这样做就能成功”会让人产生排斥心理,“为什么这样做就能成功”这个问题会击溃那些毫无逻辑的“励志故事”,应该对任何想要成功的人这样说:你首先要把养成好习惯作为目标,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成功的人”,然后,一切都会自动发生。“自我挫败”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都对未知充满恐惧,不同的是有的人学会了如何控制这种情绪,有的人则被这种控制。这些几乎都是条件反射,所以异常的顽固,难以改变,更难以清除。
改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最重要的改变是能够“自我感觉良好”。
事情总有两面性:乐观的人要学会看到出现糟糕状况的可能提早做好应对的措施,悲观的人要学会看到积极的一面,看到自己能够改变的一面,勇敢地采取行动。
总有适合自己的位置:潜力无穷这样的说法毫无意义,一个人拥有的时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能够尽力开掘出来就非常了不起了,不要自大地认为天下都在自己的掌握里只要想一想就能做到想做的任何事情,这样会让自己眼高手低,耽于幻想,怯于行动,当然,也不要自卑地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一无所成,长处总是有的,没有做到的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做,缺乏的能力现在就可以开始培养,可能存在于未来,存在你的努力当中,只要不放弃学习进步和刻苦勤奋的努力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光发热;
一个人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当然,父母、伴侣、亲戚朋友都会提供精神支持,但是,最了解自己的只会使自己,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必然会有不被理解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要认真思考,如果最后还是觉得自己正确,那就要坚持,能够说服亲人最好,说服不了也无法让自己放弃,那就约定期限,积极地尝试一段时间;
这个世界就在那里等着你:你不是什么天命所归的人,没有什么主角光环,但是,你的人生仍然是由你做主的,世界如何变化,规律却不变,因此,世界就在那里,你要改变的只有你自己,知识是治疗恐惧的良药,通过知识能够获得解放,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至少要对自己能够做出改变这一点充满信心,这样就会充满力量,有了力量,只需要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撬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