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写高考作文15.1
(2011-06-18 15:33:27)
标签:
天津高考高考作文教育软格教育王宪鹏高考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天津作文,几种镜子里选至少两种为题。
尺度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首先想起的是网络上流传的两组图片。
一组从一只公鸡的雄冠开始逐渐地缩小,山峰成了鸡冠,公鸡成了院墙的点缀,院墙成了院子的附属,院子成了邮票的画面,邮票成了信封的粘贴,信封成了信的部分,信在男孩手中,男孩在街头,街道上车水马龙,街道只是电视画面。
一组从一堆亮点开始逐渐扩大,光年度量的宇宙星空一步步切换到米,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人,然后再从米一步步切换到微米、纳米、飞米,我们又看到了一堆杂乱的亮点。
第一组画倒过来看就是显微镜的作用,第二组画则是望远镜和显微镜组合起来运用的结果。它们让我想起高考语文阅读练习中读到的文章《尺度》。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神妙莫测,那篇文章的智慧就变得非常一般了。“放大镜看别人的错和缺点,显微镜看自己的对和优点”这样经典的话也显得非常普通了。大自然这种因果循环的反复和无限嵌套让人想起了佛家关于一沙一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让我们生出无限的慨叹,然而,我们习惯于从现象中抽取出人生教益,否则就会浑身不自在,被那慨叹带来的茫然无知折磨的寝食难安。那么,我们究竟能够得到什么呢?
《尺度》里提到了袁中郎袁枚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他们心中有属于自己的尺度,所以能够自由自在地过自己的生活。但是,为什么呢?他们凭什么可以这样豁达?我想,借助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做到同样的事情。
遥远星空里的一个亮点比地球大千万倍,但因为遥远所以微小。他人面临的困难对于我们来说犹如那些遥远的星星,对于当事人来说无比巨大,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微小,我们永远不会明白他人心中的苦痛和快乐。
显微世界里的存在似乎重复着宏观世界的玄妙。他人的苦痛和快乐虽然不为我们所观察,但如果我们审察自己的内心,体验自己的情绪变化,我们可以从这微观世界中窥见宏观世界的真实画面。
因为遥远,我们其实都只是历史的尘埃。因为显微,我们都是鲜活存在的星尘。无论多么难以承受的灾难,站在遥远的地方去看,几乎等于不存在。无论多么微小的快乐,用心的显微镜去体察体验体会便等于拥有了整个世界的快乐。
当我们自怨自艾时,当我们感叹命运的不公时,试着想象一个遥远世界的人拿着望远镜瞭望我们的世界的情形。对于那个人来说,我们的一切都是微不可见的。
当我们为自己的生活缺乏趣味而慨叹时,不妨想象一个人用显微镜观察世界的情形。世界是多么拥挤和吵嚷啊,我们一点也不孤单寂寞。随便伸手一抓,我们就击败了一个细菌军团的有组织行动。
当我们自觉微小时,可以站在远处去看这个世界,那些巨人不也如同灰尘一样细小?凭什么他们被崇拜?我们可以努力使自己崇拜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比崇拜那些遥远的人更有意义,不是吗?
当我们盲目自大时,也可以想象着从远处观察自己,我们将不再狂妄。
以上这些都只是浅薄的见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能够望到数万乃至数亿光年外的望远镜能够不受我们所处世界的微观存在的影响,假如一万光年外直径一百万公里的星球可以被观察到的话,距离镜头几微米的纳米级别的存在也会如同地球般大小吧?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科学走的太远,人文的语言显得这样无力。我们只能这样说,尺度充满了奥秘,它可以衡量空间,可以衡量时间,可以衡量人的感受,但我们对空间、时间、人的感受全都一无所知。如果非要说从望远镜和显微镜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的话,一定是:保持一颗好奇心去体会这世界的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