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爱情有关婚姻

(2011-03-16 14:55:01)
标签:

现代中国

怪诞心理学

怪诞行为学

爱的艺术

爱情哲学

情感

分类: 废文与杂谈

奔三光棍,相亲近10次,不算多,不过,基本上都是只见一面,有些惨兮兮的。

当年读大学时咬牙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和瓦西列夫的《爱情哲学》,一无所获。

感觉上,爱情这个词属于佛祖所说“不可说”之列。

后来见过一个什么爱情心理学,黄维仁博士的,知道了四种状态,知道了糖果实验,对焦虑的认识更深刻了一些。

说白了,“剩”的问题就是一个焦虑的问题。这玩意真的和存在主义有关。不过,要是去看海德格尔的关于焦虑的阐释,估计我们会更加焦虑,怎么能够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文字去纠结这么个词呢?放到心理学那里,焦虑等于没有具体原因的烦躁不安,也就是说,找到原因就等于消除了一半的焦虑。

往大背景里说,生存压力在影响每个现代中国人,中国人固有的面子传统在压迫着每一个不能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玩笑了)”的人,我们总是看到许多车子,似乎中国人都有车子了,我们总是很难买到房子,什么都没有房价离谱,于是我们总是很难找到妻子,因为票子总是太少。

往小背景里说,传媒的人物美型化让人对婚恋对象的外形要求无形中提高不少,——这有心理学实验支持,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理查德·怀斯曼的《怪诞心理学》,或者那个谁的《怪诞行为学》;文学解禁(也许存在这么个东西吧)以来的通俗的烂俗的男欢女爱的文学以及影视让人对婚姻普遍的缺少信任。

往社会、时代背景里靠拢,不是我不明白,世界变化太快,越是不甘心的越是等待,想要掌握足够的把握未来的力量,然而,事与愿违,能力大了,胆子可能反而小了,越来越不敢尝试,一切改变都被各种借口抵消。

农村结婚的哪一个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无所谓爱情不爱情,不反感,足够成为结婚的充分条件。而剩斗士,必然是将不反感作为必要条件了。

未来?不靠谱。我们的承受力都差了很多,我们害怕不安定,害怕不安全,害怕不确定,害怕变化。于是我们勇敢地剩下来了。

 

总结一下:爱情主要是人的动物性发挥作用,好感啊,荷尔蒙啊,激情热情感情啊;婚姻主要是人的人性发挥作用,责任啊,承诺啊,忍耐啊。

就是这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存在与虚无
后一篇:北大败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