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固氮(064疑)1

(2010-06-14 20:08:36)
标签:

高考

记忆

教育

软格教育

生命

生物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073.血红蛋白运送二氧化碳,它需不需要消耗能量,如果需要的话,能量从哪儿来?

答: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血红蛋白分子是由珠蛋白、原卟啉和二价铁离子(Fe2+)所组成的结合蛋白质。有4条肽链各结合一个辅基即血红素,O2即结合于Fe2+上,血红蛋白与氧疏松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这在氧分压高时容易进行,于氧分压低时易于解离。红细胞结合和携带O2的过程并不影响二价铁离子,也即是说不使氧化为三价铁离子;Fe3+无带O2能力,只见于异常的高铁血红蛋白。CO与Hb的亲和力大于O2,结合成Hb·CO后不能重新分离致使Hb丧失运输O2和CO2的机能,此称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Hb结合和携带O2、CO2并不耗能,而红细胞保持双凹圆形和膜的完整性以及保持低铁Hb则需耗能,其能量来自葡萄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并以ATP形式提供膜上“Na+-K+泵”活动来完成。

074.在一个U型管中,中间有半透膜,两边分别放有等体积的葡萄糖与蔗糖。请问当两边液体等质量分数时液面怎么变,当等物质的量浓度时又该怎么变?

答:①“当两边液体等质量分数时”,由于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几乎是葡萄糖的二倍,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蔗糖,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蔗糖的物质的量浓度。如果葡萄糖能够通过半透膜(通常能够),则开始时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通过移动,直到因两侧物质的量浓度差所产生的渗透压与葡萄糖溶液侧高出的液柱所产生的压强相等时处于暂时平衡;但又由于葡萄糖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当水分子在向葡萄糖溶液侧移动的同时,葡萄糖分子也在向蔗糖溶液侧移动,直到两侧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侧的液面平衡。即:起初葡萄糖溶液侧液面上升,后来液面又下降直到平衡。

②“当等物质的量浓度时”,半透膜两侧水分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液面平齐。

③说明,这种题要从分子浓度(即物质的量浓度)加以分析。

075.氨基酸有什么用?

答: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它们都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只是“非必需氨基酸”生物体能够自身合成而已,而“必需氨基酸”则必须从食物中摄入。

生物体内的氨基酸一般有三大去路:①作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用于合成组织蛋白、大部分酶、一部分激素和抗体等蛋白质。②脱氨基作用:含氮部分在肝脏转变为尿素;不含氮部分一是氧化分解放能,二是又合成为糖类和脂肪。③氨基酸还能够经过转氨基作用形成另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酮酸。

076.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方式中根瘤菌是否进入根细胞内?

答:可进入。根瘤的形成过程是聚集在根毛顶端的根瘤菌分泌一种纤维素酶,这种酶可以将根毛细胞壁溶解掉,随后根瘤菌从根毛尖端侵入根的内部,产生感染丝(即由根瘤菌排列成行,外面包有一层粘液的结构)。根瘤菌不断地进入根毛,并且大量繁殖。在根瘤菌侵入的刺激下,根细胞分泌一种纤维素,将感染丝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分枝或不分枝的纤维素鞘,叫做侵入线。

077.用金鱼藻做光合作用实验时都是把枝条倒着放在水里,使切口一端向上,为什么?

答:便于“叶片”浸没于水体,并在水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观察气泡的产生或收集气体待进一步检验。

078.协助扩散结束时膜两侧是否有这种物质的浓度差?

答:特定物质的协助扩散结束时,理论上应无这种物质的浓度差。但实际上物质是变化着的,物质浓度也在变化,正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

079.书上有这样一句话P35“氮肥施用过多时,会造成农作物倒伏……”是什么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过大吗?为什么不直说?

答:“氮”肥施用过多,植物贪青陡长,造成农作物倒伏。

080.原核生物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答:原核生物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质壁分离”的内因:要有细胞壁、大液泡和一定的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的外因:就是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相当多“原核生物”虽然有细胞壁,但通常无大液泡。

081.为什么主根上的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最强?

答:在豆科植物盛花期利用主根上的有效根瘤膨大、根瘤菌活力最强。因为,通常能固氮的有效根瘤形成于主根或第一侧根上,个体大而长,表面光滑,或有皱纹,明显地含有膨大的菌体,剥开后就能见到中心是红色或粉红色;无效根瘤常散生于第二侧根上,个体较小,数量较多,表面光滑,中心白色带绿,固氮能力很低或无固氮能力。

082.为什么当植物吸收带水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时,水的PH值会增加?

答:此题目的关键是“密闭容器”,系统内的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植物自身呼吸作用所产生”和原来水中所溶解的。在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强度可比呼吸作用的强度略强直到相等。因此该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起初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直到相等。所以,水的pH值会增加。

083.做测定蒸腾速率实验时如何设置对照组?对照组材料是死植物,活植物或其他物品?

答:要遵循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单因子变量、等量原则。具体要根据实验组的设计情况来定。

084.NH3可被植物细胞直接吸收么?

答:不能。因为所有矿质素都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NH3要转变成铵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等离子时才能被吸收。

085.“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加淀粉与酶溶液顺序可调换么?“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能否调整二者顺序?

答:“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中加淀粉与酶溶液顺序不可调换,要先设置不同的温度,避免没有达到实验温度时“酶”就开始起作用了。具体原因是“探索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时,3个试管各注入2 mL可溶性淀粉后要先放入不同环境5min,使淀粉液达到所处不同环境的温度,然后再加新鲜淀粉酶,摇匀维持5min,否则若加入淀粉酶后再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由于酶的高效性,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已把淀粉给分解了,会造成错觉。

而“pH影响酶活性”时,要在加酶前设置不同的pH。

086.在高浓度二氧化碳和弱光条件下,C3植物比C4植物竞争力差(正确),为什么?

答:在相同的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效率高。在高光强、低二氧化碳时,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效率更高。一般来说,在相同的条件下(包括高浓度CO2、弱光),C4植物比C3植物的光合效率高。并且在高光强、低二氧化碳时,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效率更高(优势体现)。

087.C4植物还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消耗的能量比C3植物多(错误)。为什么?

答:不管C4植物抑或是C3植物,“还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经过相同的C3途径,不存在消耗的能量谁多谁少。但C4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二氧化碳时,要消耗能量,而C3植物却不消耗能量。

088.介绍一下酶量与底物浓度对催化速率的影响,用曲线表示一下?

答:(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它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图略)(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度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也几乎不再改变。(图略)

089.如果标记水中的氧用这种水浇灌植物,人再吃植物。哪里先发现放射性(   

A.人尿液中   B.氧气中   C.CO2中   D.植物葡萄糖中

答:选“B”。

090.CO2浓度超过饱和点再增加它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是增加还是减弱还是不变?

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O2浓度超过饱和点再增加它的浓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