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知我君
知我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24
  • 关注人气:21,1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时代网络教育

(2009-09-01 16:52:22)
标签:

励志

网络教育

思维模式

威特

杂谈

分类: 给自己励志

有盖的玻璃瓶内呆的久了,跳蚤便不能跳到力所能及的高度;

碰壁的次数多了,大鱼便眼睁睁地看着小鱼在跟前游动;

被高压水枪教训的猴子可以将这种经验传递给完全没有见过那种场面的猴子,不允许它去摘可以够到的香蕉;

不经过直接的感觉分析的知识教育为什么使我们反感,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是跳蚤、大鱼、猴子,我们不愿意接受凭空产生的东西。除非我们感受到那些东西真的对我们有好处。

请听我说,人类的思维方式并不复杂,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由几个基础模式构成。

我们行为、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鲁迅说中国人健忘,其实,中国人健忘的都是不愉快和需要耗费脑力的事情。对于个人来说,这是聪明的,对于国家来说,显然糟糕的很。

如果知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考试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毕业后失业,为什么还要学习那些毫无用处的知识呢?接受教育的目的,大多数人出于自私的目的,是为了出人头地、少干活多拿钱(亲耳听道一小市民对子女如是教导)。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怎么能够健忘而不去正视呢?

解放思想,解放的是要求人“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思想;

实事求是,求的是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发展社会才能进步的事实。

只有个人解放了,公义、公益才会出现。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鲁迅说这是奴性思想,确实。

查拉斯图拉叫嚣了半天,真不懂他究竟觉醒了什么。而我们,觉醒的则是“自我”。

一个“觉醒”的人,他可以非常真诚地无私地奉献,也可以表面上无私实际上别有目的,无论如何,他的真实目的都在于满足自身的需要,即便他愿意牺牲自身的性命,那也只能是因为他选择了牺牲,而不是受到了蛊惑或压迫;

一个“觉醒”的社会,它会明确无误地告诉它的成员它所制定的最基本的规则,自由竞争的规则,职业道德的规则,即如美国总统,那不是高薪职业,那只是荣誉职业,对于中国来说,公务员应是荣誉职业,而不是寻租的平台,而学历不如能力应该被真实贯彻下去。

正如福柯所说,社会具有一种规训力量,每个人都有可能如同那跳蚤、大鱼和猴子一样。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说它们愚蠢。这些小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你站在足够的高度上才能看清事实的真相,而不是告诉我们不要有惯性思维。

教育系统应该明确地社会的规则告诉学生:绝大多数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或家庭,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你们想融入这个社会必须培养市场需要的能力,市场需要什么的能力,你们应该自己做出判断。

试想,如果只是凭生存本能适应环境,我们人类何尝与跳蚤、大鱼、猴子不一样?

大卫·休谟是经验主义哲学家,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假想实验:农场有许多鸡,每当有人前来喂食时,有一只鸡总是奋勇向前,结果总是吃的做多,它感到非常幸福,于是每当有人在喂食这个时间来到鸡舍它都会更加卖力地向前挤,有一天,农场来了客人,主人在喂食时间来到鸡舍,那只勇敢而强壮的鸡将伙伴都挤到一边,成功地引起主人的注意,它被抓走了。

我们能够说那只鸡很蠢很笨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但享乐,我们岂不是还不如那只勇敢的鸡?

王小波的长篇小说我大都不喜欢(用他岳母的话说,太黄),但短篇小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却让人印象非常深刻,那只猪是会口技,懂得健身,后来投奔大自然的“猪中豪杰”。著名的童话《夏洛的网》里有小猪夏洛知道自己将被宰杀,非常忧伤,拼命节食,但仍然无济于事,后来在一只蜘蛛的帮助下成为“名猪”,终于逃脱了被宰杀的命运。有部电影好像是叫《小猪罗比》,罗比是一只渴望成为“牧羊猪”的有梦想的小猪,据说因为这部电影澳大利亚许多养猪场都面临倒闭的威胁。

不会有人希望自己的境况变得糟糕。但太多人把自己的不幸归罪于他人。要怪就只能怪他们从来不曾关心过自己的命运。如果他们知道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却不敢去面对,一味逃避,那样的话,他们还不如上面所说的三只猪。

当然,一个觉醒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如果他所求的只是平平淡淡无欲无忧的生活,他的不争也是一种争,对自身欲望的抗争,对社会强加于他的要求的抗争。然而,觉醒到遁入空门的程度,在我看来是过头了。

请听我说,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往往急功近利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我们应该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先付出然后索取”的思维模式。

有这样一则材料作文,材料指出,一棵树虽然能够有非常多的功用,但成长过程中耗费的物质也很多,然后要求学生就“索取与奉献”为主题表述自己的看法。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学生想要本领高,必须先向教师索取,教师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就是奉献,教师能够奉献也必须索取,向谁索取?向社会。索取什么?好的教育和好的待遇。市场经济条件下,名校、贵族学校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因为教师可以而且归根结底只能通过自主学习获得好的教育,而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力量就是好的待遇。教育不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越来越多人明白这一点了。树与自然,人与社会,后者奉献为的是索取,前者索取是为了奉献,这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奇妙关系。

人与树不同,一棵树,将来能够成长为什么材质几乎完全由不同树种的基因决定,后天的环境只能决定其成长快慢,而人种间的基因差异反不如同一人种不同人之间的基因差异大,有人猜测,基因一部分是先天决定,一部分是后天环境诱发。在树的成长过程中,阳光、水、空气、无机养分这些物质、能量因素决定其成长快慢,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见、所闻、不同行为得到的不同反应等信息刺激决定其智力开发的程度。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不聪明,事实上,如果要抱怨的话他们应该抱怨自己。

没有早期教育上的奉献牺牲,将孩子生出来,吃好喝好穿好玩好便万事大吉,这不仅是对孩子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早期教育并不是将孩子送去幼儿园那样简单。如果家长没有身体力行的良好品质,孩子会困惑于学校所教与现实的不符,进而做出选择,放弃对某一品质的坚持,甚至会逃避选择,厌学。

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先奉献后索取,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应如此。我们必须首先分配注意力、意志力和时间在需要关注的事情上,使自己获得某些知识,掌握某种技能,认识某些人,才能获得预期的成绩、绩效、幸福。

永不言败是最好的信条,只可惜很多人还未成年便已经没有了梦想。那是因为他们的长辈没有将梦想的火种传递到他们的手中。而有的长辈则因为放弃了梦想,不再追求学问,对孩子的教育不科学,用自己的梦想扼杀了孩子的梦想。请记住,梦想是对未知的探索热情,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要靠奉献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力量我们的一切去实践。

当然,在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和头脑去换取想要的东西时,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在哈佛珍藏孤本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老卡尔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兴高采烈地告诉老卡尔,他的儿子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政治家,老卡尔问为什么,那个人说,他偷吃了肉却把油抹在猫的嘴上。老卡尔顿时无语。小孩子撒谎是一种天性,否则不会有关于列宁打碎姑妈花瓶后来勇于承认、华盛顿砍坏樱桃树后来主动认错的故事被一本正经地编造出来。事实上,这两个人都是政治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诚实,他们的故事只是表露了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气概。

商业竞争博弈时,发送虚假信号给对手并不违法。谎言也是分许多种的。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让孩子讲诚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教育好他们。但如果我们不能避免耍小把戏,这样的教育效果是有限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人在一起玩麻将,孩子在一边看,结果孩子发现有人故意输钱,大声喊了出来,所有人都尴尬极了。这个故事不是告诉我们不应该让孩子看大人玩麻将赌钱,因为那几个大人并没有因为玩麻将赌钱而犯什么大错,与其教导孩子这个不沾那个不学,不如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有哪些好处,哪些坏处,为什么会存在。这个故事揭露了成人社会的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对于孩子来说难以想象的,即如吴思《血酬定律》里揭示的潜规则,每个生存其中的人都有可能被规训掉原本的自己,扪心自问,有几个家长真心希望孩子成长为像海瑞那样的体制抗争者?其实,我们都很自私。只是,不要让我们的血冷却,不要让我们的心消失。一番矛盾挣扎,饱受不公待遇的陈晓兰不是坚持下来了吗?不为感动中国,只为良心无价。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不必非要有社会的认可,我们的心找到归宿最重要。物理学重要的能量守恒定律最初是迈尔发现的,他是一个医生,他从人做功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入手发现了热量与做功之间的转化关系,但是所有人都嘲笑他,他想让人知道他的正确,但他遇到更多的讥讽,终于疯掉,而酿酒厂的焦耳通过电与热的研究发现了焦耳定律,等了一年才被物理学杂志刊登,随着研究深入他发现了热功当量,在剑桥学术讨论会上,法拉第表示质疑,而汤姆生则恼火的提前退场,但他并不气馁,他发明了物理学上著名的验证能量守恒的实验,汤姆生却大叫:“热是一种物质!”焦耳并不畏惧,他问道:“热不能做功,那蒸汽机里的活塞为什么会动呢?能量要是不守恒,那永动机为什么总是造不成呢?”物理学家们终于开始重视这一发现。而汤姆生返回实验室后做了实验,又发现了迈尔的论文,决定负荆请罪,后来他们合作发现了汤姆生—焦耳效应,为近代低温工程奠定了基础。不被理解的压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应对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武林大会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