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形中胜有形——读余同麓的《咏兰》
(2025-08-24 07:35:15)
标签:
杂谈 |
于无形中胜有形——读余同麓的《咏兰》
兰花是常被中国古代文人咏颂植物中的“四大君子”之一,而元代余同麓的七言绝句《咏兰》独具特色。全诗正文虽然只有28个字,却不但写出了自己精心爱兰护兰的过程,而且充分展现了兰花的婀娜美艳,芬芳诱人。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
诗中首句的“手培”二字就把诗人倾心于兰花,及至亲手培育的爱兰之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予读者,而后面紧跟的数词“两三”则把诗人精心护栏育兰绝非一时之冲动之爱,而是倾注心血的过程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炼的语言艺术精准简洁地娓娓道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天,日暖风和诗人精心培育的而兰花终于次第盛开。那兰花究竟有多美?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态?花瓣是什么形状?赏花时诗人是什么感受?没见诗人通通文字任何形容,没见任何对兰花的外形描写,没见任何文人常用的比喻、联想、用典、抒情等手法,而只是叙事一般,一个“久坐不知香在室”,就把诗人深受兰香的浓浓熏陶生动地推出来,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而这还不够,诗文在此立即由静转动,以动映静,动静相衬互映,一句“推窗时有飞碟来”便通过兰香飞出窗外,引来彩蝶的美景对兰之内外兼具的大美定鼎力盛赞,这又令人想到汉代文物“马踏飞燕”之功之美。还用诗人在此具体描写形容兰花吗?
纪伯伦说:“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泰戈尔有言,“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以极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是的,品读《咏兰》,我不仅赞叹诗人创作这首诗的高超智慧,更通过这种赞叹悟出诗人以诗投入对兰花的深切赞美和情感是暗喻自己拥有兰花一样高洁的君子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