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胡大妈是同一人——浅谈老北京邻里之间的称谓
(2023-01-09 14:44:06)
标签:
杂谈 |
刘阿姨胡大妈是同一人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的一天,居委会学生校外活动站启用。在学校和居委会的联合庆祝会上,当居委会主持人说道“请校外第一小队辅导员刘阿姨发言”时,我愣了——这位刘阿姨不就是我们院子住的胡大妈吗?怎么在这里被称作刘阿姨?
回家后我问起了父亲。他笑了。刘阿姨和胡大妈就是同一个人,只是不同的人称谓不同。然后父亲给我讲起了老北京邻里间的称谓。妇女结婚成家后,如住男方家。而邻居们便根据其丈夫家的原姓称呼她,而不称呼这位女性的原姓。比如这位胡大妈的丈夫姓胡,其妻子原来姓刘,即娘家姓刘。邻居们就叫她胡大妈,而不叫刘大妈。邻居们对与自己父辈同辈且年长于父亲的男性称大爷,低于自己父辈同辈份而年少于父亲的男性称大叔,于此相对应他们的妻子就分别被称作大妈、大神。陈大爷的妻子被称作陈大妈,而陈大妈本姓李。王大叔的妻子被叫作王大婶,她本姓也是李。这么称呼既与当时妇女社会地位有关,同时也显得非常亲近,表明她嫁给了这家人,属于该家族的人。经常有这种情况,即院子里的邻居并不知道某出嫁来的女性本来姓名,以及娘家姓,而一直随着其夫姓名予以称呼,比如魏大婶。对自己平辈的人也以此类推,梁大哥,梁大嫂或梁嫂,而梁嫂本来姓张。
而在邻里之外的公众场合,公众活动,如已婚妇女要被称呼原本姓名。她签到、发言、签名、表演节目等,就要使用其本来姓名。
在老北京人心目中,教师、医生、编辑、机关公职人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上非常受尊敬。在邻里间对这些人员便不称呼其大哥、大叔大爷之类。而要文雅些,与其职业挂钩相称。比如邻居们叫我父亲为马老师,叫我母亲为王老师或马太太。叫一位医生为朱大夫或朱医生。而对编辑、工程师、机关公职人员则称呼为先生,其妻子可相应称为太太。吴先生便是一位编辑,其妻子被叫作吴太太。有些人的女性配偶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朱大夫的妻子是护士,为表示尊重,邻居则叫她本姓林大夫,有的则叫她朱太太。对在高等院校任职者,通常称呼其先生。比如高先生在北师大任讲师,其妻子不知其本姓者称呼她为高太太,知道的则称其为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