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文帝自践大明律终成恶果

(2022-07-25 14:11:44)
标签:

杂谈

建文帝自践大明律终成恶果

   620年前的717日,明燕王朱棣借靖难之变,登上皇帝宝座。作为发动“靖难之变”和武力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祸首,朱棣终于大功告成。建文帝的失败有其多重必然性,除其自身柔弱外,缺乏斗争手段,缺乏朱棣麾下妖僧姚广孝之类谋臣外,建文帝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文帝自己践踏了大明律,践踏了法统,以所谓夫妇人之仁,所谓叔侄亲情凌驾于明律之上,断送了自己的皇位。

大明律是明朝最重要的法律条例,由朱元璋通过总结各朝兴衰成败经验而主导制定而成。其中明确规定,谋反,大逆者不分主从,一律凌迟处死,与其同居者年满十六岁男性皆斩,不满十六岁男性及女性贬为功臣之家奴。燕王朱棣早在朱元璋在位时就私藏兵器,图谋武装篡位,是不折不扣的谋反,更何况率领叛军进攻当朝官军和国都。对朱棣及其家人悬赏通缉,人人可诛之,天下共诛之才是建文帝应颁圣旨。如此一来,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朱棣就不会自如自在。及家人然而,建文帝却颁旨,念及叔侄情,不让伤及朱棣。这无疑对朱棣网开一面,使其无论在两军对阵近距厮杀中,还是在生活起居中都更加肆无忌惮,毫无顾忌,而官军却被束缚手脚,不能放手施展。加上传统封建文化中人性的扭曲,朱棣及家人非但没有被认定天下共诛之的乱臣贼子,反而成为刀下留人,留任有用,取悦建文帝的工具。与此针锋相对,建文帝反倒成为叛军必除之的对象,本来官军的战斗力和指挥策略就不能和如狼似虎,久经沙场,饱经历练的燕王军队相提并论,再套上建文帝抛出的枷锁,官军被严重束缚,作战意志必然动摇,必然松懈,作战目标必然模糊不定,建文帝焉有不败之理?

法制不可践踏,法律不可践踏,尤其面对违律者。建文帝以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到头来自酿恶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昨夜的雨
后一篇:额尔古纳的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