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人争利君子争义

(2022-06-14 07:11:40)
标签:

杂谈

小人争利君子争义

我一向不谙世故,且木讷语迟,心目中第一次有小人君子概念,是在初二年级时观看故事片《屈原》后,屈原于我自然是君子形象。屈原所力争的乃对楚国的治国理念及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抗秦,忧愤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生性高洁,并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明志,而其对立者力争的不是关涉楚国兴衰之大政国策,不是改变民生多艰之道路选择,而是个人在楚怀王面前之得宠和权位权势,以及个人名利。影片中的屈原和群小对垒分明,势如水火,泾渭分明。

在屈原与小人的斗争中,屈原完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悲剧结果完全在我意料中,也符合作为君子的客观规律。在历史长河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君子也必将战胜小人,屈原输掉的是个人命运和及至生命,赢得的是文化是历史。但在一定时空段,君子斗不过小人,君子表里如一,恪守底线,说话有分寸,不伤害他人,考虑对方感受,出手受道德节制,而小人既口蜜腹剑,又伶牙俐齿,该恶语时出口成刀,对君子不择手段,刁钻歹毒,往往八面玲珑,既讨得主子宠爱欢心,又人脉旺盛,人缘极佳,君子反倒孤独无助,不为周边人待见,小人洋洋得意,满面春风,赢得追捧取悦,君子反倒灰头土脸,闷闷不乐。正所谓小人得志,恰如屈原结局。

某年,我在和一位将双方关系定义为君子之交的老友小酌时,谈及小人君子,我表明了我的区分标准,其实是借用先贤的,即小人争利,君子争义。我以为逐利乃人之常情和本性,然而,求义争义者乃超越超脱常情及本性,人群中实为罕见,此乃君子。古今中外,舍生取义者寥寥,然其定为君子。鲁迅的《药》中,被众人蔑视取笑的夏瑜即为君子,他争的是大义,争人血馒头和看客的自然非君子。当然,那出自文学作品。在现实中,人与人自然产生矛盾,考察矛盾双方所力争的是什么。我对老友说,我们之间也有矛盾,但我们争的从来不是名利,而是对具体客观事物等的评价,是看待客观事物的角度之争,学识之争,不但从不发生利益纠葛,而且都拒绝滋养利益关系和利益交换。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恩怨和评价不是源于信仰,不是源于三观,不是源于三观的现实反映,而是出自个人利益得失,个人暂时获得感,个人名利感,个人取悦度,那么,他一定不是君子。

 

观故事片《屈原》周年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为爱而战
后一篇:白色的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