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南沙海
(2022-05-23 14:38:29)
标签:
杂谈 |
街 南 沙 海
一
北京市西城区厂桥爱民里小区东侧在上世纪90年代前是一片平房住宅区,从爱民五巷到爱民七巷,还坐落着房管局的仓库。而七八十年代,那里堆放一片作为建材,高出马路两三米,面积200余平方米的沙子堆,有人戏称为街巷之中的沙海。
在娱乐游玩设施匮乏的年月,这片沙海吸引着爱民街的孩子们,特别是男孩子。它不仅沙海附近街南孩子们业余时间的撒欢宝地,而且与它相距约一华里的街北口的孩子们也殊爱到此舒心惬意一番。那神态各异,造型多样的卡通般沙土小人,栩栩如生,眼睛由煤球装点;耳朵用形似瓦片做成;鼻子以木块象征。进入初夏,沙海干燥。沙子你难以固定成型,有人就从家里带些水来完成“艺术杰作”。堆沙塔则考验孩子们的智慧。沙塔堆到一定高度就会塌落,怎样最大限度地增加其高度,需要运用力学中的平衡原理,当然,那时绝大多数孩子还没学过物理。然而,这无法阻挡动脑和经验的作用。沙塔的宽度、长度、高度以及向上拔起形状和尖度要用比例找平衡,如果比例与“黄金分割”接近,沙塔就会既“稳固升高”,又“坚毅挺拔”,而不会塌落。5月中下旬是最适合施展于沙海之时。气温不算太高,雨水常来光顾,不仅利于沙子成型固定,而且脱掉鞋袜和长衣,短衣帮地尽兴沙海,避免将含沙衣裤鞋袜夹带回家,还能不致遭到家长惩罚训斥,甚至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