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出发的
(2022-04-02 14:03:23)
标签:
杂谈 |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出发的
4月2日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生日,而今年也是他开始文学生涯开启200周年。无论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是《皇帝的新衣》《海的女儿》,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戏剧等各种冲突都富有美学领域的审美特性。其唯一涉及中国背景的《夜莺》则透射着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对立统一和尖锐冲突。
《夜莺》的故事发人深省——古代中国,皇帝花园住着一只外表灰色,并不美丽但却其歌声却优美动听的夜莺,那歌声不仅被皇帝及臣子,而且深受宫外穷苦人们所喜爱。而日本皇帝也送来一只外观美丽,浑身镶满珠宝,和真夜莺外观完全一致,只要上好弦就会唱真夜莺所唱的歌的人造夜莺。皇宫里的人数十次被假夜莺引诱去听它的歌唱,它被冠以“高等皇家夜间歌手”,而真夜莺黯然飞回森林。但是,一年后,人造夜莺只会唱真夜莺唱过的歌,以致人们都会背了,它的发条也断了,修好后每年只能唱一次。五年后皇帝病入膏肓,人们期待人造夜莺能够为皇帝歌唱,但它此时没有了发条,根本不会唱歌。就在此时,真夜莺飞来了,用美丽的歌声安慰皇帝,给他欢乐。皇帝逐渐清醒和康复,他身边的死神也逃走了。
这则童话以真假夜莺的矛盾冲突揭示了真与假,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辩证关系,也揭示了人的劣根性,那就是追求外在光鲜,也正因如此,而被外在美所迷惑。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出发的。”真夜莺拥有自己的灵魂,唱的是自己的歌,表现的是自己的情感,而人造夜莺没有自己的灵魂,唱的是其他物种的歌,丝毫不具备自身情感,它的美丽外表是刻意打造而成,它所展现的美是外在的假的美。伏尔泰指出:“外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在现实生活中,高尚者追求的是内在的真正的灵魂深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