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礼士路五棵松地名的由来
上世纪40年代,北平城内通往平西门头沟等向西方向的郊区县交通很不方便,那些地方属于山区,在行政区划上,现今的门头沟、、丰台、房山的一部分还隶属于河北省宛平县。通往这些地区的要道是出阜成门。人们要携带更多的物品来往于北平城内和这些地区之间,由于缺乏公路和机动交通工具,经济实惠的办法是依靠畜力,善走山路的驴最合适。于是,在阜城门附近专为西行人们租驴的行业应运而生且十分火爆。而当时靠近阜成门的白云观庙会又十分热闹,骑驴逛庙会也成为人们消遣的生活方式,这一带便形成了驴市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的西行交通日渐便捷,租驴已成为历史,驴市路不仅早已名不副实,名存实亡,而且也十分不雅,礼士路这一崭新地名诞生了。
清代时,北京城外西面有提督邵英的墓地,周围载有五棵高大的古松。当时人们前往京西既路难走,又常有土匪劫道。为防避匪患,西行的人们相约在这五棵古松下聚会碰头,然后再结伴西行。这五棵松树变成了人们西行的地标,地名也就逐渐叫开了。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五棵古松没有得以保护而损毁死掉。为纪念这个地名的意义,人们补种了五棵松树,地名也沿用至今。
今天的礼士路和五棵松早已高楼林立,道路宽阔,人车如织,密布着国家机关、部委大院、商厦酒店、居民小区。礼士路和五棵松见证者北京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