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上体育课的行为习惯
(2011-10-30 20:35:48)
标签:
体育 |
今年开学带一年级的五个班,刚开始给他们带课其实是很辛苦的事情,由于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还不知道上体育课是怎么一回事,还没有形成一些正确的课堂行为,导致课堂上学生的秩序很乱。下面就谈谈我这学期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第一节课很关键
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就让学生认识体育课是什么,并灌输给学生上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1、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运动鞋;
2、上体育课不要带尖锐性东西;
3、上体育课要准时站队,听从老师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课要给学生按大小个排好队,并训练学生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不断强化养成教育。
上课爱说话、喜欢打扰别的学生是课堂上比较常见的问题,刚开始上课时,每堂课有十分钟是在维持课堂纪律,如果想让学生快速地安静下来,光靠老师的喊是不解决问题的,要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才会有一定成效,处在一年级的学生当听到老师的表扬时,他们的积极性会很高,他的表现行为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课堂上如果哪位同学在说话,老师说一句“看谁表现最好,”这时你会发现说话的学生停止了说话,打扰别人的孩子也停止了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低段的孩子真的很有效。
在每次上课时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上课,不得随意缺席或擅自离队;分组做练习时,必须按规定排好队等。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行为是非的界限,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每一节课都要这样的坚持,课堂上的纪律慢慢变好,学生的行为也往好的方面发展了。
三、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教育。
刚开学时,对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有位学生协调性相当的差,在齐步走时,顺拐很严重而且很难纠正过来,他走路时又一本正经的样子非常之滑稽,引得几个小朋友偷偷发笑。
我不动声色,等全班安静下来之后,我慢慢地说:“刚刚有学生在笑的时候,老师是怎么做的?”有孩子举手说:“老师没有笑,”我顺势引导孩子,“对啊!老师没有笑,而是在帮助他纠正他的错误动作,我们其他同学也 应该像 老师一样,不要嘲笑别人,学会尊重他人,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如此几次,很多孩子都逐渐改掉了嘲笑别人的坏毛病。在课堂上加强德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树立榜样,言传身教
以上仅是本人的一点点做法,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