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沟到靠山屯(植鼓山)长城穿越20200427
小毛沟到靠山屯长城穿越大致行程6公里,历时5-6小时,途经可视敌台烽火台12座,长城为石头墙体,自然山洞体,长城东南面丁香花,山马莲菜较多,简单明显路线,没有太险之路,利于休闲游玩。
小毛沟隶属葫芦岛市南票区虹螺岘镇团山子村一个自然屯,一条古老的长城举目可视,现有一条乡村之路将长城拦腰切断,往东沿着山脊长城好似一条蛟龙就是植鼓山长城当地人称“垛台山”。垒砌时间都是同于小虹螺山段长城。
往西一条长城就是小虹螺山段长城。小虹螺山明长城是辽东镇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长城墙体沿山脊蜿蜒修筑,沿途地势险要,景观自然和谐,取材因地势难易而异,材料多为砖、石类型。城墙上及城墙内分布着形状各异的敌台,整体结构清楚,形制基本完整。墙体起点虹螺岘镇团山子村小毛家沟屯南200米,止点塔山乡大四台子村西2300米西边山山脊上。走向东西-西南,全长10727米,整个墙体共10段,其中石墙5段,山险4段,土墙1段;墙体内有敌台13座,相关遗存3座。2013年3月5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辽东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军事工程,也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和旅游价值。
来到小毛沟一眼就望到长城,在它的起步处当地村民近期还修建一个纪念亭台,一棵历经几百年风雨的油松威严挺立,一块大理石刻记着一段历史的尘埃,一座较为破乱不堪的条石地基展现在众人的面前,询问当地百姓得知原来此处原有一座四方青砖敌楼,68,69年当地为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修建青年居住点而拆毁,一座经历五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历史见证物就这样消失了。据当地长城调查统计此楼台为“植鼓山8号敌楼”(具体不详望知情者更正)。
此段长城基本都是石头垒砌,沿着长城顺山势行走,除几处当地村民便于耕种土地将墙体拆毁修路,其它基本保持原貌。只有几处还有残损的破碎青砖痕迹存在,其它均为石头垒砌,有几座还脱离长城在附近的山包上,类似敌台烽火台石头堆。
此段长城近期损坏最严重的特别是那些为了私利寻找奇石(俗称南票石)的人们将古老的长城石体翻得乱七八糟,凡是方便拿走之处破坏更加严重。此段长城有几处天然墙体作为屏障,其它均为石头垒砌的墙体,大致12座敌台其中有四座是瞭望的烽火台,真正的青砖楼台大致四座,其它都是石头垒砌,在长城墙体之外山脊还有几座敌台可视。有的近期探宝抠挖的痕迹,给古老的历史添上新的创伤。
最高处也是利用天然之险,自然形成的山洞和信奉者在洞内奉供的佛像点缀线路的魅力,赶上四月下旬五月初丁香花伴随香气争相待放,绿油油的山马莲菜长势喜人,包包子包饺子蘸酱让人流连忘返。
沿着长城走到头一个圆形的敌楼高高耸立在高岗上(当地人称炮台山),是否植鼓山一号敌楼细情不知。东南面还算完整,北面坍塌裸露,一问当地百姓,当年民兵训练用炸药将敌楼炸毁为寻找元宝,可惜一无所获,沧桑的痕迹遗留在今日,背负着创伤不知能挺到何日。楼台东侧的坟茔和遍地荆棘在伴随着古老的建筑。看是硕大的青砖可以断定是明早期的建筑楼台。明显的长城痕迹到此也就难以看到了,至于其它的村屯长城线路也都是少之又少的一段段,在葫芦岛辖区内除绥中段长城也就属这一段长城十分明显展示视野之中。
富饶的村屯就在敌楼的山脚之下,此地的村庄就是盛产干豆腐之村“靠山屯”。为了带动旅游也刻立一块大理石碑文,和指示标语牌匾。下午到此当地人告知真正的靠山屯干豆腐早已卖完,有的也是附近进货冒充当地干豆腐告知吾买。可惜的是隶属葫芦岛的盛产著名“虹螺岘”干豆腐还让锦州抢注了商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