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59188511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虹螺山上的长城
(2019-01-07 14:03:46)
标签:
健康
军事
历史
旅游
杂谈
分类:
长城游记
提起虹螺山长城大家都会想到小虹螺山及植股山段长城,这段明显还有敌楼(四方台)和烽火台,城堡遗址的存在,本人也曾经做过描述,今天我来和大家交流探讨大虹螺山段长城。
由于进入冬季草木枯竭,防火加紧,各个正常进山路线都严防死守不轻易放过每一位登山爱好者,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躲避护林防火人员的看守及严查,都基本采取声东击西不走寻常路的原则,特别是大虹螺山南荒地,为了躲避基本都在没到南荒地前,在一个高高耸立的广告牌子处穿过田地偷摸迅速上山,越过护林铁丝网,也就是俗称南荒地南山脊侧面山脊,进入山林荆棘就有人为堆砌的石头痕迹,延此上山就看到更多的石头垒砌的痕迹,一条较明显石头长城越来越明显显露出来,只有陡峭的山脊没有特别是沟豪处特别明显垒砌的石头堆积如山,在一较为险峻的山岗处还有人为凿筑的痕迹及支架石窝,此处地势较高可视附近四周,还轻易难以进攻,越走越明显的石头长城延伸到大山的深处,就是在大家去往的俗称小黄山处也有明显的长城存在,这段长城我分析是否与蜂蜜沟蟠桃山长城相连接走向,希望大家提供更多资料共同探讨让古老的长城在葫芦岛发扬光大,世人瞩目。带动旅游促进经济。
网络抄摘:
葫芦岛是明代万里长城分布较多的地区,在与河北省接壤的绥中县永安乡的锥子山上,有三条长城相互连接,似三条巨龙在山上缠绕,有“三龙交汇”之称。向南、西方向起伏逶迤的两条长城属明蓟镇长城,向东方向蜿蜒的是明辽东镇长城。辽东镇长城简称辽东长城,也叫辽东边墙。辽东长城从锥子山下的吾名口起向东延伸,穿过葫芦岛市的绥中、兴城、连山、南票四个县(市)区,一直到丹东市宽甸县鸭绿江边的虎山。据《辽东志》、《全辽志》记载推算,辽东长城全长1976里,即988公里。有关资料表明:葫芦岛市境内的明长城为238公里,有少部分为蓟镇长城,大部分是辽东长城。辽东长城中,有一段从连山区塔山乡大四台村西边山直上小虹螺山,一直向东,在山脊上蜿蜒起伏,在南票区虹螺岘镇团山子村小毛家沟南侧下到山谷,再与植股山长城相接,这就是那段鲜为人知的长城——小虹螺山长城。
葫芦岛市区北部有一大一小两座虹螺山,清《奉天通志》记载:“俗称大虹螺山不大,小虹螺山不小,山脉自西向东,蜿蜒百余里,从各方面观之均成形,土人因有八面威风之称”。小虹螺山在大虹螺山东偏南方向,中间有个夹道沟把两座山分开。两座山一东一西,在南北方向交错耸立,各自以庞大的山体构成一道天然屏障,拱卫着渤海岸边的要冲地带。这两座姊妹山,峰奇谷幽,林深岩峻,溪流飞瀑,古迹犹存,有“辽西奇秀”之誉。但小虹螺山上有长城,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地方志早有记载,但语焉不详。近年来,众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登临小红螺山,他们或许会看到那些散落的石块呈线状分布,可想到那是明代长城的并不多,而且知道小虹螺山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一部分的更少。
据记录辽东长城的《辽东志》记载,辽东边墙最早修筑时间是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小虹螺山长城的修筑时间,根据《明史·王翱传》的描述,应该始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因为这里明确记录着:正统七年,王翱奉命“提督辽东军务......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辽东志》王翱志略也记载:“(正统七年)乃自巡边,沿山海关抵开原,高墙深沟,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联璧贯,千里相望”。小虹螺山长城的完工时间,应该是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因为这正是毕恭受王翱举荐主修辽东边墙的五年。次年,毕恭因修建辽东边墙有功,擢升为辽东都指挥使。按照这样的推论,小虹螺山长城到现在已经有571年的历史了。
据《辽宁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小红螺山长城全长10727米,其中,人工墙体5368米,山险墙、劈山墙5359米。近两年实地考察的结果是,小虹螺山长城的人工墙体大多是用当地开采的块石砌筑,两侧墙壁用较大块石干砌,中间充填碎石,形成石头墙体,在山谷隘口处也有小段夯土墙。城墙的宽度和高度,根据防御的部位和周边地形,差别较大。最宽处达7.4米,最窄处只有1.6米;最高的墙体超过7米,低的不过2米左右。其中的山险墙是把山体天然的悬崖峭壁做墙体,劈山墙是将陡峭的山体铲削后形成峭壁,再与人工墙体相接,形成一道屏障,这是山区修筑长城经常采用的一种墙体形式。小虹螺山长城人工墙体和山险各占了一半,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长城修筑原则。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蔓枝草到石匣子到金牛洞长城穿越20181215
后一篇: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普通纪念币盒号码的探讨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