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进茶》周啸天

(2020-01-25 10:45:21)
《将进茶》周啸天

《将进茶》

  周啸天

  余素不善饮,席间或以太白相诮,退而作《将进茶》。

  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世人对酒如对仇,莫能席间得自由。不信能诗不能酒,予怀耿耿骨在喉。我亦请君侧耳听,愿为诸公一放讴: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茶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楼。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紫砂壶内天地宽,绿玉斗非君家有。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开后。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称开门七件事。诸公休恃无尽藏,珍重青山共绿水。

  注:成都“九天一都”茶楼,作者为题名也。《红楼梦》四一回:妙玉将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妙公”,宝平对妙玉的戏称。“青山绿水”,茶名。 

  解读:
  《将进茶》,作者,周啸天。川大中文系教授。

  余素不善饮,席间或以太白相诮,退而作《将进茶》。
  这句是序,交代写作原因。太白,李白,李太白。诮,讥笑。作者(周啸天)平时不善于饮酒,在酒席上,有人用李白来讥笑他:同样是诗人,李白善于饮酒,你不善于饮酒,这是为什么呢?你不是诗人?周对于这种嘲笑,不服,于是,退席后,写了“将进茶”,以作为答复。作者的意思是:只有善于饮酒的人,才堪称是诗人吗?你们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 

  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
  世事无常,俗语。年龄越大,对这句俗语的理解越深刻。周啸天年龄比较大。尤其四川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对这句话,理解更深刻。前些时候,非诚勿扰节目,有个四川女嘉宾,谈到这次大地震,潸然泪下,曰:世事无常。成都距汶川很近。据说,此诗写于2010年。因此,周啸天说出世事总无常这样的话,是很自然的。古人云:乐天知命。只能识趣。不识趣,愁眉苦脸,也没用。应该秉持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若能抱着这样一种达观的态度,就能淡忘痛哭之事,减少忧愁了。减少忧愁了,就能喜欢去喝茶了。 

  世人对酒如对仇,莫能席间得自由。不信能诗不能酒,予怀耿耿骨在喉。
  抑酒扬茶。欲写喝茶的好处,则先写喝酒的坏处。对比。世人对待喝酒,很重视,就像临阵一样,如临大敌。军纪严明。在席间喝酒,是不自由的。你(周啸天)作为诗人,说不会喝酒,谁相信呢?比如,李白是著名诗人,很善于喝酒,写作过“将进酒”。因此,你说不会喝酒,别人表示不相信。周啸天则大不以为然。很不服气。认为这是世人的一种偏见。于是,很不舒服,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我亦请君侧耳听,愿为诸公一放讴: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
  李白写“将进酒”,请君“倾耳听”,这里,周啸天写“将进茶”,请君“侧耳听”,意思差不多。此处,模仿李白。这是一种修辞手法。
  李白写诗,喜欢以喝酒为题材,并且,喜欢写愁绪,殊不知,喝酒之外,还有更好的题材,比如,喝茶之类;并且,殊不知,即便是写喝酒,也还有更高的趣味,比如,与民同乐的趣味。前者,屈原就是一个例子。屈原自称独醒,因为不善于喝酒?总之,屈原标榜独醒。但是,屈原不善于写诗吗?后者,欧阳修就是一个例子。欧阳修在醉翁亭喝酒,少饮辄醉,为什么呢?因为他追求的趣味是与民同乐。这不是更高的趣味吗?
  此处,周啸天抑酒扬茶,贬低喝酒,但是,也不是把喝酒完全否定,比如,欧阳修那样的喝酒,就在肯定之列。作者是借此来“完全”否定李白的“将进酒”。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要写“将进茶”,就必须通过对比,来“完全”否定(极力贬低)李白的“将进酒”。这是运用对比修辞手法。周否定李白的“将进酒”,言之成理。并不是胡搅蛮缠。这是作者手法高明的地方。
  以上是侧写喝茶的好处。以下是正写喝茶的好处。

  茶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楼。
  喝茶的好处,不比喝酒少,只比喝酒多。酒能醉人,茶也能醉人。茶不醉人人自醉。喝酒的坏处是喝醉了,则乱性。比如,史湘云喝酒,喝醉了,就倒在芍药花下睡觉,这就是乱性了。喝醉了,走路歪歪斜斜,也是乱性了。喝茶则不会乱性。因此,作者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去“九天楼”茶楼里喝茶。体己,朋友。九天楼,茶楼名。在成都?

  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紫砂壶内天地宽,绿玉斗非君家有。
  宁红,宁波出产的红茶。婺绿,婺源出产的绿茶。紫砂壶,泡茶用的茶壶,名贵。龙井,雀舌,茶名。绿玉斗,喝茶用的茶杯。妙玉曾用绿玉斗喝茶。名贵。紫砂壶,绿玉斗,爱屋及乌,作者很喜欢。比喻茶具精美,受欢迎。 

  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开后。
  这句是写喝茶时的感受。进入佳境时,像与情人初吻的感觉一样。清香的味道,须在第二次冲泡之后才能感觉到。 

  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
  遥想北宋时期的苏东坡因为渴了,所以自然而然地想喝茶;喝茶之时,得到了趣味甚佳的句子。可见,喝茶,也能赋诗。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喝茶,也写出好诗。漫思,漫不经心地想,自然而然地想。
  妙公,妙玉。贾宝玉对妙玉的戏称或尊称。妙玉是一个女诗人,喜欢喝茶,不喜欢喝酒。所以,用妙玉喝茶之典。妙玉端庄站立时,明艳,光彩照人,像一块美玉。宣讲喝茶之道,很让人佩服,那时,她就像是一朵女人花。 

  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
  如花一样美丽的女人,真让人喜欢,刘玲为什么不懂得怜爱老婆和孩子呢?老婆长得很丑吗?刘玲,以擅长喝酒著称。喝酒之人,往往喝醉时,需要家人伺候。
  说完喝茶的好处,又回到说喝酒的坏处。 

  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称开门七件事。
  我生来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懂得古话所说的过日子的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者以平凡人自居,表明作者比较成熟了。再回首,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李白年轻之时,狂放,自比管乐;但是,实际能力未必真有这么高。草木人,典出欧阳修“秋声赋”:本非金石之质,奈何与草木争辉!比喻资质差,像平凡草木一类。辛弃疾,晚年,壮气蒿莱。
  或曰:太白作《将进酒》,叹天地之悠悠,自身与时间俱老,唯酒能“与尔同消万古愁”。周教授写《将进茶》,只是说“茶亦醉人不乱性”,斯落下乘矣。
  答曰:太白抒写愁情,没有什么用。这是境界低的表现。随着年龄增长,人生境界会逐渐提高。当他明白自己是草木人的时候,就没那么多的愁绪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通常是女人之事,男人懂得疼老婆,并且,把自己看成是平凡人,于是,也做家务。 每天做家务,是正经事。

  诸公休恃无尽藏,珍重青山共绿水。
  青山,绿水,据说都是茶名。此句,照应开头。各位先生不要夸耀自己收藏了很多好酒,应该懂得喜欢喝茶,懂得珍重好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