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9年6月26日,我到食堂吃午饭,头顶上的大电视播放着《新闻30分》。嘈杂中,我隐约听到郎永淳播到迈克尔·杰克逊的名字,语气缓慢沉重。我的心头一紧,赶紧凑到电视机前……真的是这样的消息!!!
令人窒息的霾,压了我一天。据说至今已有至少12名歌迷为此自杀。
第一次知道他,是在我上小学或初中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从电视里看到一个关于他的专题片:在爆满的演唱会现场,当他出现时,好几位歌迷当场就晕倒了,人事不省。这场景叫我乍舌。他长相如此怪异,大概是个妖魔级的巨星,所以常人是不可及的吧!
我的一位多年的朋友,是MJ狂热的粉丝。后来在他的影响下,我听了《Blood in the Dance Floor》《Beat it》《You are not Alone》《We are the World》《Billie Jean》一大堆一大堆歌,我看了他的舞蹈他的MV他的演唱会,我买了他的专辑,我还学他的太空步,我钦佩他的音乐成就舞蹈才华,我不知道他的高音是怎么飚的倾斜是怎么做到的,我相信他在背后付出了难忍的艰辛,我觉得他是个活生生的神话,我知道他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而我也处在这个时代,享受着这份繁华。
我唯独对他猥亵儿童的事实不解,因为他做了那么多慈善,何必呢?朋友坚定地说,这些都是对他的诽谤,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此外,朋友还坚定地诋毁着那些诋毁MJ的人。
但我依然把对MJ的崇拜谨慎保留在某个尺度里。
现在,MJ的人名后,多了一个1958.8.29-2009.6.26。而他离开后不久,一系列真相迅速面世:娈童案是伪证,他是得了白癜风而非背叛种族漂白皮肤,当大半个世界都在作践他时,他却一人支持了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事实是有力量的,事实又是残忍的。(参看人民日报海外版 当杰克逊的真相浮出:我们应该愧疚)
MJ去世那天,央视的新闻最后一段如是说:“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怪异的行事作风以及不时受到的猥亵男童指控使他的演艺生涯受到影响,他的公众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而现在,这个评价现在也只好尴尬地晾在那儿。
猛然间,我惭愧到尘埃里。
我心底也曾相信那些我压根不知道的所谓“事实”、“真相”,我也是那大半个世界里的一分子,是为沉默的大多数,不惜以最坏的恶意揣测着我们的世界,对这个用艺术亲近我们的人报以莫须有的抗拒。我几乎无偿地享受着他带来的精神食粮,却没有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这位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家。而世界上,有好多我这样的人。
对不起。
他走了,真相才来。但也许真相早来一点,他就不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