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辑和记者,谁更尊重谁?

(2008-06-15 18:46:06)
标签:

杂谈

人和人都是相互尊重的,所谓礼尚往来,相敬如宾,尊重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话说回来,尊来重去,最终还是为了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第欧根尼斯再随性随意随地大小便,他还是要到处讲学,希望别人接受他的观点,从而赢得另一种境界的尊重。

但人们在做事时,观点的冲突是难免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时,双方对“尊重”的争夺骤然而起,或唇枪舌战,或刚柔相济,再温和的个性也会展示出别有洞天的一面。编辑和记者常常会有如此矛盾。记者以感同身受之笔记录现实、发表观点,这些视新闻为理想的人多少是希望通过自己话语的力量改变一些东西的,因而他们“自重”情结都不轻,否则也做不出观点鲜明的好稿子。而编辑则是稿件统筹者,记者观点的导向、文章结构的安排都需要通过编辑检验,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不同记者的不同语言风格,编辑一旦下笔,修改到多远该停手?

这里的编辑特指敲定稿件的责任编辑。在大陆的各级电视媒体里,一般情况下,记者在采访时,对播出片都是“未知的精彩”,永远要被改,改一遍,改两遍,再换一级领导改,改完文字稿又改成片……改到最终定稿了,要么发现又绕回自己“最初的梦想”,其间却挨了很多冤枉批,要么就面对了一个完全不由自己创造的产物,并且,自己并不爱这个非亲生的家伙。

编辑首先是值得记者尊重的。大多数编辑都是从做记者趟过来的,各类事件都亲历过,什么世面都见过,对处理稿件驾轻就熟;不像我当年做国际新闻责编那种,整个节目安排好串联单就OK,稿子都放心用新华社的。

但编辑渴望的久违的话语权,并不能泄在记者的稿件里。

采访者是记者,对事件最了解的是记者,感同身受的是记者,发挥才能的是记者,署名也是记者。当所有记者或严肃或调侃的口吻一一被某一位编辑通篇修改裁减,那还有什么个人风格可言呢?这样的记者,只能是无奈的傀儡而已。因为他们没有最终定夺的权利。所以,即使编辑手中掌有最终权力,是否也该给记者多一些尊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批评索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