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上成都,感受市民化的休闲生活

(2011-09-05 21:25:02)
标签:

宽窄巷子

龙森园

琴台路

成都小吃

锦里

旅游

分类: 我的足迹
图文:二丫
【宽窄巷子,成都的文化名片】
    去过成都的男人,说幸福,因为满大街都是美女;去过成都的女人,说幸福,因为满大街都是美食。生在杭州的我,对这个与我的家乡同属最“休闲”称号的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http://s15/middle/5edfac67tac31afb569ae&690


    下了飞机,坐着机场大巴去酒店,欣赏着路上各色街景和路人。成都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悠闲!行人不管去哪,都是悠闲地迈着步子,不急不躁。脑中不禁浮现北京路上夹着包、拿着手机、一边看时间一边低头猛走的上班族。确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来到成都,我立刻就被这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感染,人也不自觉放松下来。
    来到成都,不能不去的是宽窄巷子和锦里,不能不吃的是火锅和成都小吃!
    其实,无论宽窄巷子、琴台路,还是锦里,这些地方的古建筑类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一种定位。宽窄巷子充满了小资情调,适合喜欢感受和品味传统文化的人;锦里则非常大众化,热闹的氛围,各种市民文化充斥其中;琴台路上基本都是成都饮食的老字号,价格不便宜,但味道正宗,格调高。
—————————————————————————————————————
    我最喜欢的还是宽窄巷子!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井巷子貌似还在建设中)组成,这里已经成为成都文化的一种标志。
    喜欢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人一定会爱上这里:细细长长的巷子,长长的石板街记载着每一个路人或欢喜、或惊叹、或惬意的脚印;巷子两侧,灰瓦青砖的古建筑诉说着曾经主人的品味,透过厚重的木门,可以窥得绿意盎然的庭院,散发着难以拒绝的悠闲;屋檐下的大红灯笼,透着川味的热情,似乎在向路人盛情邀约;这里的每一个门牌号里都记录了庭院的历史,告诉人们这是先人留给我们最好的财富;巷子边,青绿的竹子、木雕的屏风、盘龙的木柱、镂空的窗格、红色的大鼓、鸟笼状路灯……让人惊叹的是,这里每个店家的每一处细节都布置得如此独特,而又融汇成如此和谐的风格——中式、休闲、情调、小资、惬意。
    宽窄巷子的店家主要分饮食、工艺品、饮茶(咖啡)三大类。店名都起得很诗意:宽坐(火锅)、大妙(火锅)、观颐、九一堂、子非、兰亭叙、静苑(私宅)、宽云窄雨、尽膳、隔壁子(这个让我想到《子弹》里的黛玉晴雯子)……看着这些名字,你会岂会对门里半遮的世界无动于衷呢?
 

http://s13/middle/5edfac67tac31b56ebcfc&690

宽窄巷子的百变门脸

 

http://s15/middle/5edfac67tac31b59bc6fe&690

每个店名都很诗意

 

http://s9/middle/5edfac67tac31b5daa328&690

宽窄巷子,让心宁静的地方

 

http://s14/middle/5edfac67t779e9233a1dd&690

在窄巷子,第一次看见如此雅致的星巴克


    宽窄巷子也有很多民间的元素:比如小吃店,一溜的木牌上写着各种小吃,不少还是一边表演一边现场制作的,比如三大炮;巷子边各种民间技艺千姿百态,行为艺术、吹糖人、手捏泥人、手工车模、成都特色掏耳朵……让人不禁惊叹双手之巧妙!
 

http://s2/middle/5edfac67tac31c0629481&690

据说,掏耳朵是成都一绝,可惜还是没胆量尝试


http://s7/middle/5edfac67tac31c0769a26&690

宽窄巷子的文化角落

 
【火锅,成都的饮食名片】
    在北京的时候,就听四川的朋友说,北京的火锅跟四川的没法比,都不正宗。朋友请我去琴台路的龙森园吃火锅。
    琴台路得名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整条街道按照中式建筑特色统一规划,乍一看,有点像改造后的北京前门大街。不过前门大街如今不伦不类,中式西式、古代现代、高端低端的店面错杂其中,大大降低了前门大街的品味。犹记得,奥运会刚结束时,带爸妈去前门大街玩,看着那些老字号,很有老北京的气势。一年后,带朋友再去,街边80%都是卖服装的店,什么美特斯邦威、李宁耐克、彪马……看着胃口倒尽,再不愿意去。而琴台路清一色古建筑,基本都是餐饮店,这里的店铺据说都是老字号,即使有一些非老字号的小店,卖的也都是蜀绣、工艺品等,装修得也颇具特色。喜欢中式风格的亲们一定喜欢这里,老字号的口味都很不错,当然,价钱肯定也比普通火锅店高。
 

http://s11/middle/5edfac67tac31fa6c3d5a&690


    言归正传,说火锅。龙森园一楼是大厅,二楼是包间,包间以战国四公子为名,平原君、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包间内的装修亦是古色古香,实木桌椅,中式吊顶,墙上以木剑为饰……。
    在北京吃火锅,一般就3种:清汤、红油、鸳鸯。成都火锅的锅底起码有7、8种之多,并且每种锅底适合涮哪种食物,都有清晰标注。最后在服务员的推荐下,还是点了最传统的红油锅底。以前听说四川的火锅都吃老汤,上一拨客人走了,锅底不换,服务员把锅底残渣打捞干净,下一桌客人继续吃。后来外地客人投诉太多,现在都改成一次性锅底了。但据老成都人说,其实老汤的锅底特别香,而且煮开了很卫生,成都人家里吃火锅,都还是用的老汤。另外,成都人喜欢吃火锅联络感情,不用怕菜凉了等人,到了的朋友先吃,后来者加入,往往一吃就是两三个小时,从最开始的2、3个人,吃到最后变成一大桌人。
    清亮的红油锅底端上来了,不像北京的锅底,上面飘着一层辣椒末,而是很清、很透、很亮、很干净,香料用一个小铁罐装着一起在锅里煮,就不会跟食物混起来了。印象比较深刻的,黄鳝、肥牛、羊肉、菌菇、鹅肠都很好吃!点心吃了牛肉豆腐脑、兔头、鸭翅、还有一个糯米做的,跟红糖蘸着吃,忘记名字了。成都的小吃不少都放红糖,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暖胃。而且,成都的小吃很多是糯米做的,二丫超爱糯米的食品,好幸福~~~
 

http://s15/middle/5edfac67tac31fd48384e&690


    吃成都小吃,就铁定要去锦里!成都本地人不怎么去锦里,就像北京人从不去王府井吃小吃一样。本地人都在住宅区附近吃,价格实惠。但对外地人来说,锦里的小吃虽然稍贵一些,但好在集中,一次可以吃全,人均大概在30元左右的消费。
    锦里就像一个大公园,房子也是中式传统的建筑风格。跟宽窄巷子一样,这里保留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但更大众化、市民化一些。沿着巷子缓步前行,路边是皮影戏、吹糖人、川剧变脸、捏泥人……;转过弯,小桥流水,宛如丽江风格的酒吧让人驻足,一盏烛、一首歌、一把藤椅、一杯酒、一份安怡的心情;广场上或站着或坐着穿着长袍马褂,戴着贝勒帽,浑身涂满铜色,一动不动玩行为艺术的年轻人,有孩子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他们突然从雕塑变成了“活人”;放一把椅子,摇着铃铛,手拿7、8种工具,大声吆喝着,那是成都最有特色的服务业——掏耳朵,据尝试过的朋友说,灰常舒服,不过一般第一次掏,都要下一点决定……
 

http://s13/middle/5edfac67tac320470386c&690

锦里的酒吧夜色中很美,若如丽江风格


    那厢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的就是锦里的特色小吃街,小吃街其实很短,集中的一共也有十个左右铺面。每个铺面都是用一次性的碗筷,铺面的对面是一排临时桌椅,游人随坐随吃,吃完就走,但因为人流量太大了,其实经常找不到座位。从第一个铺面开始,二丫一家一家搜罗过去,吃了肥肠粉、三合泥、锅魁、钵钵鸡、还有一些光吃忘了名字的……看着每个小碗分量都不多,但吃个四五种基本就饱了。
    觉得吃得有点腻了,可以买点冰淇淋、雪梨水什么的,也可以去酒吧茶室小酌一番,慢慢沉淀自己的思绪……

 
结束语
    虽然在成都只滞留了短短两天,周边的九寨沟、峨眉山、乐山、都江堰等景区都没有去,但很少有城市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我喜欢上。由于家乡杭州本就是一个十分休闲,且风景秀丽的城市,因而走到哪儿都觉得没有家乡好。不过,成都确实与杭州各有千秋:杭州的休闲走的是国际化路线,高端化、高消费,随着城市名气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这种休闲离百姓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成都的休闲走的是市民化路线,让人觉得这种休闲生活就在自己身边的每一天,触手可及,整个城市让人没有太大的压力,那种悠闲让人心情宁静,沉淀下来,去享受生活。
    所以,成都,确实是个让人幸福的城市,期待着下一次的成都之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