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法宣笔毛笔泾县宣城文房四宝旅游 |
分类: 宣城之旅——走进文房四宝之乡 |
文/伊果、张妞
话说宣笔
手拈宣笔,文思泉涌
笔为文房四宝之首。据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大将蒙恬和王翦南下伐楚时,路过中山地区(即今宣州,泾县一带)得到毛纯质佳的兔毫,用它制造第一批改良的秦笔。这种以中山兔毫所制的秦笔,就是今天宣笔的祖先。
宣笔选料严格,制作精巧,具有“尖圆齐健”四德具全的独特风格。从魏晋到唐宋,一直被列为贡品。到元代时,由于战乱等原因,宣笔生产日趋衰落,逐渐被湖笔所取代。建国后,宣笔生产重获新生。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毛笔不仅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国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流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但很幸运的是我们在泾县宣笔厂依次看到了中国使用最古老的笔、改良后的毛笔、唐宋元明清朝代使用的笔,各有特点,各有千秋。在每支笔杆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承载的朝代历史,或繁华盛世,或百家争鸣,真让我受益匪浅。
宣笔制作
宣笔的手工制作工序依次为:
一、选料:不同的毛笔原料各不相同
选料
二、去油脂:用弱碱性水把毛上的油脂去掉,这样制作的毛笔使用时不会流墨
用弱碱性水浸泡去油脂
三、齐毫:将去完油脂后的毛头部理齐,从长到短一根根挑选排列,毛笔的原料就此完成。
挑选——精挑细选,系出名门
笔头的原料准备完毕
四、做笔柱、笔头:将毛均匀地卷起来,形成笔柱,而后外盖一层薄薄的劈毛,不能有缺口哦,晒干后用松香扎起来,笔头就完成了。
完成的笔柱
正在晾晒的笔头
五、装笔杆:晒干后的笔头,装入笔杆中,用胶焊接牢固,这样,毛笔的雏形就完成了!
做笔杆
装笔杆
六、修笔:给毛挑顺,把没有尖的毛全部挑出来不要,这样做成的笔写字才不会开叉哦。然后用一种特制的胶(一种海菜熬出来的,可防虫)将笔头拉直定型。这样,一直毛笔就制作完成了!
修笔
上胶定型
七、刻字、包装:在笔杆上刻上笔名和厂名,然后贴商标,包装,开始售卖落!
刻字——安徽第一刀,出手快准工
贴商标
宣笔奇葩
大功告成!最后的成品华丽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