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斯百艺术展】唯美的田园牧歌

标签:
吕斯百兰州握桥油画家大理菊庭院 |
分类: 文化 |
11月25日的北京炎黄艺术馆,一次偶然路过,正值“20世纪中国民族油画开拓者系列—吕斯百大型艺术展”最后一天,赶得好不如赶得巧,于是信步入馆,两个小时,徜徉在油画大师吕斯百的田园世界中。
油画家吕斯百,江苏江阴人,1928年毕业於中央大学艺术系,1931年毕业於法国里昂美专。1934年毕业於巴黎儒里昂油画研究院。他的一生,始终致力于中国民族油画事业的发展上。作为一名油画大师,他引中润西,其内敛、朴素而充满诗意的个人性格,为油画注入了东方式文质彬彬的“君子之风”,优雅从容的画笔为人们带来一曲曲安抚心灵的田园牧歌,吕斯百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在此次展览中得到了充分全面的呈现。
吕斯百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十分重要却略被忽视的人物。在20世纪最为动荡的年代里,他敏感的直接触及中国油画的现代发展问题,推动和发展徐悲鸿写实油画体系,成为中国民族油画开拓者的代表,是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先行者。
吕斯百生于清末旧式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家境清寒却喜欢美术。1928年因得到徐悲鸿赏识,而被推荐公费赴法国留学,先后在里昂国立艺术学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德魏姆波兹画室学习。1931年进巴黎朱里安油画研究院深造,师从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劳朗斯(J.P.Laurens),其作品《野味》入选巴黎春季沙龙,并在里昂春季沙龙中获奖。(中国文化传媒网)
这幅画使他获得“田园画家”的美称,他的油画创作长于风景、静物。他从法国学院主义中吸取语言基础,又吸收东方艺术及其他流派的技法,风格具有淡泊宁静之东方诗意,被称为中国油画界的“田园画家”。他用的颜色只有七八种,其中土色占多数,有时用象牙黑组织色彩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应。
作品创作于抗战时期,是吕斯百静物画的精品,画家通过对物像的深入细察,充分掌握其结构与色调,笔触厚实而通透,色彩微妙而朴素,光感细腻但不琐碎,风格朴素近乎土气,却充满对平凡事物诗意描述的田园氛围,是吕斯百“中西融合”的代表作品之一。
代表作《大理花》
是吕斯百在西北创作的一幅受到高度评价的作品,现收藏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理花的花瓣,精心用点描笔法处理得统一而简练,作品用大量的暖色调,转达了作者内心热烈的情绪和贴近现实的感染力,艺术表现力更为丰富。
夫人像
吕斯百1938年为其夫人马光璇创作的半身像。吕斯百夫人马光璇,与吕斯百在巴黎留学期间确立恋爱关系,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的外甥女。她与吕斯百1937年结婚,伴吕斯百终身。
这是1952年吕斯百对即将拆除的建于明代又复建于清代的古桥写生作品,此幅作品为兰州这一著名的建筑留下珍贵的图像记忆,色调明快雅典朴实,古桥流露的是吕斯百对过去时代文化遗存的眷恋。此画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水果
是吕斯百留法时期的代表作品,代表了画家一段时期对塞尚的研究,象塞尚的静物画一样,吕期百更注重物体、衬布、背景所切割出的几何开关之间的关系,赋予画面中的水果一种坚实厚重的质感。
最后附一幅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艺术大师、收藏家黄胄作品:《翩翩起舞》
每每观看艺术家的展出,站在一幅幅作品前,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及不同表现手法如同一道道灵光罩现在身边,犹如一种气场环绕着你,这是一种对自身能量的补给?还是一种生命境界的提升?令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