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镇文化景观提升—细节的魅力》——“江南第一家”景观提升第四部分【白麟溪区块】

(2015-08-24 14:15:25)
标签:

大山原创

分类: 大山动态
  我们的《古镇文化景观提升—细节的魅力》篇章已经进入尾声咯,在最后的最后,为大家播报下白麟溪区块的神奇变化。

提升前


 提升后




孝感泉

  孝感泉节点,是国家级文保,但由于各种原因,除孝感泉的泉口和小建筑仍在,其周边的无序建筑与树木已将这小小的国保死死围住,甚至游人都无法识别建筑的外形,尤其是溪旁的一颗大桑树更是把国保建筑全部遮蔽。

  我们认为无论是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的角度,都应该修理大桑树。但考虑到某种惯性思维和无端的争议,我们仍然采用“微改造”,只是将孝感泉正前的桑树修剪了一下,略微露出一部分国保的面容。

  孝感泉西侧的白麟溪沿岸曾是很优美的小桥流水景观,但被白水泥和城市化的灌木墙硬生生围住。

  我们的方案是以老木老石构成的不规则花槽花箱所替代,虽说不是最理想,但已经开始接地气了。



提升前





提升后



提升前




提升后



  曾有人说:“人类的记忆是国家和民族赖以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航程前进的路标”。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无法割裂自己成长的轨迹。

  老家具、老石器、老电器、弄口,有很多东西现代人都不再使用,丢弃、废弃。然而,恰恰是这些老旧物件承载着很多的“记忆”和“乡愁”。

  从古镇的景观风貌来讲,这些旧物的使用,就如它们回到了“自己的家”,放置在这样的环境中非常和谐。


爸爸的自行车


提升前




提升后



哥哥的电脑


提升前



提升后



爷爷的花梯

提升前





提升后




初步亮化工程

  虽说白麟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经破坏,但后来在政府的保护修缮下,基本上恢复了历史上的空间关系,呈现出了历史上的街巷关系。

  为了迎合原住民以及未来旅游业态的兴起,古镇的夜景营造不可或缺,我们建议政府将原来刺眼的路灯换灯泡,同时设计了有“家”logo的灯笼。

  并在白麟溪的老桥、小埠头设置了景观照明,如此一来夜幕下,星星点点的老式灯笼开始进入了“乡愁”。


提升前




提升后




沿溪景观美化

  白麟溪眉寿桥头,将出现千年来第一家咖啡吧,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休闲业态。然而,无论是外墙景观还是内装饰均透出强烈的本土气息。

  在咖啡吧的门口溪旁,我们进行了“微扩展”,即用老木头模仿古人挑出一条小平台, 适合游人休憩观赏。


提升前




提升后


  据史料记载,直到 1992 年,白麟溪两边商贾如云、店家连片。后因商业中心外移,昔日的小桥流水、油盐药铺逐步被住家替代。

  我们力图去寻找出那些当年的小镇繁荣,力图以某个转角、某个老建筑立面寻找一些商业的痕迹。

  我们先以岸边的绿化景观带着手,将原住民随意放置的泡沫和垃圾桶,塑料盆种植的花草进行“换盆工程”,也就是原来老百姓种的植物移植到我们制作的“老木花盆”、“老石花盆”、“破缸花盆”中,即去除了现代工业废料的视觉污染,又增添了“乡愁”的乡村元素,很受村民欢迎。


提升前






提升后



提升前




提升后



提升前




提升后


  彩虹路,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微设计”。但这个“微”中,有着对环境、资金、产权、纠纷、安全等各方因素的思考。我们这样的设计,似有似无,但梳理了原来的杂乱无章。


提升前


提升后



提升前






提升后



  上面介绍的只是白麟溪一部分的景观哦,大家如果想知道更多,就去郑宅走一走吧,会有很多其他惊喜的发现哦,最后来一张白麟溪的夜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