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2015-05-15 22:45:41)
标签:

杂谈


标题文字,是央视报道庆安枪击事件中的原话。

但显而易见的是,央视的《真相调查》却存在多处控制信息。

徐纯合事件,显然是个悲剧:从徐纯合尾追民警狂砸民警值班室大门,被当场击毙就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在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和尖锐的当下,一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必须得到迅速有效的控制和严惩,尤其是在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

徐纯合事件,背后蕴含的信息太多,事件起因徐纯合封堵候车室大门的反常行为,也令人难以理解。

这也是央视报道节目中,存在许多刻意回避和故意引导的硬伤。尽管央视的这个《真相调查》节目声称“本台记者在庆安调查过程中,同时调看了完整的现场监控视频”。

民警开枪合法,但不能把徐纯合渲染成活该找死。

这是央视《真相调查》节目的原始链接: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一个多小时后,徐纯合带着孩子和老人,从饭店回到了候车室门口”

此时的监控显示时间为11:25。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随后,徐纯合进入到火车站候车室内。十分钟后,徐纯合从候车室卫生间走出……”

此时的监控没有显示准确的时间,如果正常的推算,此时应该是11:35至11:40之间,请注意这个时间。

但画面上,此时的徐母,正在推着手推车带着三个孩子往安检通道移动。徐纯合的行动显得有些迟疑。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徐纯合此时发现徐母的行动后,立刻往安检通道方向快速移动。

那么,如果徐纯合此时是从卫生间出来,徐母为什么会独自推着手推车带着三个孩子往候车室外面走?徐母的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将母亲携带的手推车,推至候车室安检门处,堵住了安检通道,不让旅客通行……”

从画面上清晰的反映出,手推车是徐母带着孩子推到了安检通道中间,徐纯合并没有如央视所报道的主动将手推车推至安检通道堵住安检通道的动作,相反,徐纯合此时用右手将手推车拉出了安检通道。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接着,七名已进入到安检通道等待安检的旅客,被徐纯合推出了候车室,徐纯合把门关上,进行封堵。庆安站安检员在口头制止无效后,立即到公安值勤室报警……”

此时的监控视频跳空了一段时间。徐母已远离安检通道出口,推着手推车往候车室里面推行。此刻的安检员已经边回头张望边抽烟往民警值班室走去。

此时的徐纯合尚未关上候车室的大门。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很显然的是,庆安站安检员与徐纯合的口头交流是发生在徐纯合推出旅客并且封堵入口之前。

那么,庆安站安检员和徐纯合口头交流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什么?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12:19:41,民警李乐斌赶到了事发地点”

请注意这个时间:12:39:41,距离徐纯合“十分钟后走出卫生间”的11:40,已经过去了约40分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从徐纯合堵门到民警李乐斌到场,期间不会超过数分钟的时间。

那么,消失的30多分钟,徐纯合一家五口,在候车室内发生了什么?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监控录像显示,徐纯合被民警李乐斌抓住右手之后,一直在进行反抗,并用左手抓起矿泉水瓶抛打李乐斌,李乐斌随后控制住徐纯合的双手……”

但画面中显示,徐纯合是在被李乐斌控制住右手之后,主动背过身将自己的左手往后越过围栏,交给了李乐斌控制。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此时,庆安站安检员就站在李乐斌的右侧。

正常情况下,作为一桩治安案件,此时应该是结束的时候了。对于庆安火车站的执勤民警,此时应该将徐纯合执行强制措施。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在乘车旅客进入候车室后,李乐斌撒开了徐纯合被控制的双手,继续对其进行口头警告……”

央视的监控视频在此时又跳空了一段时间,李乐斌和徐纯合二人已经在围栏的东侧,隔着围栏发生了冲突,徐纯合开始攻击民警李乐斌。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徐纯合情绪越来越激动,隔着围栏对民警李乐斌喊叫,随后,李乐斌快速返回了火车大厅内的值勤室……”

此时的画面显示,李乐斌有一个掏枪的动作,但很快边转身边放回枪支,同时迅速脱离现场“返回值勤室”。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既然李乐斌认为现场的情况已经紧迫到必须拔枪的程度,为何又放弃进一步的强制措施,而要返回值勤室?在火车站候车室围观群众密集的场所,民警李乐斌当时是如何判断局面的?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徐纯合绕过围栏,在后面一直追到了值勤室门口,猛踹已经关闭的值勤室大门……”

令人奇怪的是,央视播放的这个监控视频探头的画面,全部是镜像的,也就是反方向的。但显示的时间是正常的,此刻为12:21:52。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随后,值勤室大门打开,民警李乐斌手持防暴棍走出了值勤室,试图制服徐纯合……”

此处令人更加难以理解的是,无论是身材、体魄、年龄都具有绝对优势的民警李乐斌,一分钟之前也徒手制服过赤手空拳的徐纯合,虽然随后主动“放开”,此时李乐斌从民警值班室出来,应该是使用手铐或者其他束缚器材,对徐纯合进行强制性行为限制,而不是拿警用防暴棍与徐纯合进行搏斗。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在剩下的1分27秒时间内,徐纯合的行为就完全失控了,拖拽徐母、摔打孩子、抢夺警械、暴力袭警……

民警李乐斌于12:23:19果断开枪。

个人认为,如果仅仅判断最后的1分27秒的现场状况,民警李乐斌使用警用枪支的行为并无明显的不当。

但是央视的《真相调查》报道内容存在着明显的控制信息和误导公众内容,而且刻意回避了徐纯合最初的反常行为的成因。

无论事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徐纯合是如何丧尽天良甚至死有余辜,但对社会公众而言,对于天然拥有强制暴力的公权力,应该具有更严格的要求。

对于庆安枪击事件这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公共事件,任何刻意的美化或者故意的丑化当事人,都不是客观并且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也是和十八大“依法自国”理念背道而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