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韩令与护脸霜——法治是两个概念

(2014-04-21 20:14:25)

 

追问首届新概念大赛韩寒获奖疑问的过程,更像是一场群众性普法行为艺术。

 

首先,您可以行使普通公民都具有的知情权:向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理由随便您填写。申请形式可以网上申请,也可以挂号信邮寄。

 

如果您不是专业的法律人士,通常的结果是遭到断然拒绝,理由五花八门,最常见的拒绝理由就是:1、您所申请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2、您所申请的信息不是本机构制作获取;3、您所申请的信息名称不够明确,请补正资料……等等。

 

本人于2013216日向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被拒绝,理由就是上述第一条。

 

申请人当然不服。但您手中却有了一份政府拒绝您申请的回复文件《告知书》,政府对您的申请作出的这份《告知书》文件,在行政法规中通常可称为“具体行政行为”。

 

此时您有了两种选择:1、向作出《告知书》的上级行政机构申请行政复议;2、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收集相关证据,建议您先提起行政复议。否则您就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本人选择的是直接行政诉讼,别指望人民法院会及时同意您的立案申请,您得不停地通过电话、上门、投诉、反映等方式要求法院立案。在本人的立案过程中,花费了近十个月,尽管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法定期限,您也别计较了。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胜诉概率极低,败诉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通常远远超出您的正常理解能力。不过您得到了一份判决书,您得仔细分析判你败诉的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及其重要。如果您能掌握一些法务实践的程序,更要注意法庭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缺失。这些问题对于您今后的向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申请以及向国家信访局的信访及其重要。

 

一审败诉,您可以提出二审申请,这是您的权利,不用白不用。

 

二审的胜诉几乎没有可能,不过您还得重复记录上一步的重点。

 

此时您可以向二审法院提出阅卷申请以及判后答疑,这个程序不能省略,否则您无权申请再审。

 

本人诉上海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目前就进行到上述步骤。

 

在进行上述步骤的同时,本人以及部分网友向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相同要求的信访申请。注意掌握好时间,应该在提出申请之后,但尚未被驳回之前。同时,凭着拿到手的二审判决书,以“利害相关人”身份,依据《公证法》的相关规定向上海黄浦公证处提出查阅公证档案。如果不给查阅,可以起诉该公证处,也可以向上海市司法局提起信访申请。在本案中,黄浦公证处经过半个月时间的请示研究,同意了我们的查阅申请。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但是进程有了新变化,目前黄浦公证处事后拒绝出具书面的查阅档案证明。公证单位是司法部门管理单位,对相关法律及其熟悉,此举想必也是出于无奈。不过问题不大,我们依然存在法律救助途径:信访、起诉。

 

经过上述步骤,您应该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和信息。

 

与此同时,我们依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向萌芽杂志社提出“档案社会利用”申请。这三部法律法规显然比较生僻,萌芽杂志社在与法律顾问研究了近一个月后,估计难以回避,201449日与申请人面对面举行了座谈会,口头澄清了一个事实:萌芽杂志社没有首届新概念大赛关于韩寒获奖的评审资料。但是依旧不能对申请人的合法申请出具书面的回复。

 

至此,彻底追问韩寒获奖问题的所有基础工作到此告一段落,目前我们有了四条信访理由:1、上海市委书记信箱的集体信访;2、上海高院再审申请信访;3、上海黄浦公证处的信访;4、萌芽杂志社不出具书面回复的信访;上述前三条已经起步,第四条的萌芽杂志社的信访却是大有讲究。具体办法暂不公布。

 

另外,尚有直接追问韩寒萌芽新概念获奖问题的法律渠道,规模较大,可视上述信访进度逐步实施。

 

写到这里,也许您能理解本文标题中的内容:

 

在我国,提倡法治多年,至今的法治仍是两个分裂的概念:

 

法,仅仅停留在名词概念,只是法律文本,汗牛充栋,几乎面面俱到。治,是动词概念,落实到具体实施,执行起来随心所欲。体现在我们追问韩寒首届新概念获奖问题上,更是一目了然。

 

今天看到有网友提问是否存在传说中的“保韩令”,我却更愿意理解成是有关部门的“护脸霜”。不需要奇怪,他保他的,我们挖我们的。我们把“法”的权利用尽,让他们把“治”的姿态摆完,然后大家各安天命罢了。

 

不记得是哪个网友的评价,韩寒的“文学天才”传奇故事是个大坑,不知道已经掉下去多少公知媒体。如今看来也许这个坑足够大,能看看还能掉下去其他一些什么,也是一种乐趣。

 

对此还是那句话:如果您不能理解十八大之后的改革举措与之前的有什么不同,您就不会知道2014年之后会发生些什么。

 

祝大家好运吧,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