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那些事之一:为什么德本康夫人和Ginling选择了茂飞

标签:
随园金陵女子大学校园规划 |
炎热天,继续宅家读书。
刚翻完《筑业中国:1914-1935 享利茂飞在华二十年》,赞同书中作者评价茂飞:他既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以获得最大利益的实用主义者,又是一个敏锐体察建筑风潮以维系持久成功的理想主义者。茂飞的灵感来自一种对各种场所、形式和空间之兼收并蓄式的体验。
以往没有细究的两个问题,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问题1:Ginling新校园规划与建设为什么选茂飞而不是承建金陵大学的建筑师?
书中列出三条理由,个人以为准确,呵呵。
理由之一:茂飞1913年在长沙雅礼会建筑群(学院和医院)规划设计上的成功,特别是茂飞的“适应怀中国古典建筑复兴”理念与德本康夫人不谋而合。她相信茂飞的能力。
理由之二:透过司徒雷登先生的人际,看茂飞与燕京大学的渊源,同时被耶鲁大学和司徒青睐的人,加大了德本康夫人对他的信任。
理由之三:茂飞承接的福建协和大学的项目,透过 Goucher小姐(金女大首先任命的三位教员之一,其父曾任世界基督大会高等教育委员会会长,是福建协和创建者之一),德本康夫人更加坚定地选择了茂飞。
问题2:Ginling建筑承包商为什么不选南京本地的,且与金陵大学有着诸多渊源的“陈明记”,而选用了上海的“余洪记”?
原来是原本已入选的“陈明记”在1921年开春与茂飞商讨时,突然将报价提高了25%,茂飞根据以往与建筑商打交道的经验,建议金女大建筑委员会撤回与“陈明记”的协议,推荐与上海的 承包商合作,并预测那样按时完成的把握性更大。由于时间紧迫,“骑虎难下”的金女大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不知道后来长期担任金陵大学校长的陈裕光先生每回走进金女大的校园会有怎样的感慨。原本应该是他们家“陈明记”的作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