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期《水龙吟》卷首语
(2012-04-27 11:20: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编辑手记 |
如今已是壬辰年,少不得要谈谈龙——《老残游记》中玙姑要奏箜篌,扈姑便撺掇黄龙子要他“学龙吟”,帮衬和声,黄龙子玩笑道:“水龙才会吟呢!”巧在壬辰之壬为水,由此可见,今年坐庄的是条水龙。
龙先生在生肖榜上只是老五,但却是唯一的一个神格化的“幻兽”,龙的运气特别好,自《史记》汉高祖开始,就与天下帝王结了缘:大凡坐得了江山的家伙,其长相都必龙颜——所谓龙颜,即高高的鼻梁,牛似的长脸,因为传说中的龙头龙脸就是这样。当然,长的肥白圆胖的脸,只要他的龙臀坐在龙椅上,天下万民也得恭维他是龙颜。这种侵龙权的说法,直到清朝灭亡,这才勉强从官方语言中撤销。
中国的老百姓对龙的喜爱,自然不会是因为那些龙颜和龙臀,人们所喜欢的,其实只是个人心中自己想象的龙,比如楚国的叶阳子喜爱龙,就留下了“叶公好龙”的笑话。虽说没有人真正见过龙,但自汉时金人入梦,白马驮经,佛教世界中的龙与中土原创的龙相互结合,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民众的空想,比如龙王行雨,龙宫藏宝,龙女与凡人的姻缘等等故事广为流传,中国人的文娱生活中充满了龙,对于各种龙先生的事迹都捻熟于心,仿佛人人就住在龙宫隔壁。熟归熟矣,但每逢过年,请龙本尊出场就成了难题:因为牛鸡狗猪好请,蛇与虎虽然危险,但也可以壮胆子用篓子笼子“请”来,只有这龙先生不见首尾,就算是学得“屠龙之技”,也没处下刀。你若想请龙,只怕要有《西游记》中孙猴在车迟国的能耐了。所以聪明的中国人糊了龙灯,做了龙头,逢节就耍龙闹灯,也算是超级模仿秀。
龙先生还有一项本领颇为人称道,那就是“九子不成龙”。所谓九子,其实也是约数,据我所知的就有十几个非龙的太子爷:热爱音乐的囚牛趴在胡琴头上,好美声的蒲牢就纹在钟上,狴犴想来是个祸头子,在讼门里安家……总之这九个或十多个太子爷还是有些凡人相,各有所好,各有性情,各有缺点,比他们的老爸们更像人更有人间烟火气。当然,这也完美的证明了一件事:“龙生龙”这句话,打从一开始,就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