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43期《格物致知》卷首语

(2011-11-17 14:58:32)
标签:

杂谈

分类: 编辑手记

科学是什么?这是一个似乎清晰但琢磨起来却又迷糊的东西,我们姑且认为它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从英文的“science”到中文的“科学”,中间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先是拉丁文的scio,后又演变为scientin,最后成了今天的science,其本意是“知识”“学问”。而在中国所谓的“科学”,原先却是代指“科举功名之学”——首先将“科学”与“science”联系在一起的,却是日本的“兰学家”(学习荷兰先进科学技术的学者),因为科字有分类,条理,项目之意,而学字,则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的意思,所以被直接套用。中国使用“科学”二字,源于1893年康有为与严复在各自的著作中的引进,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使用起来。

古老的中国,其实从来不缺乏科技,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体系却未能在中国大地产生——这的确会让国人有一种回想历史的尴尬与遗憾:“科学”与“科技”有着很大的区别,显然,“科学”一词是分科而重学,其主要方向在于抽象的学理思考,其与经验的、务实的态度距离较远,它是一种纯知性求真态度;“科技”一词是分科而重技,其主要方向在于具体的实践运用,是经验的、务实的技术,它是一种较理性的实用主义。科学更多地在形上层面,是哲学的分支或接近哲学,科技更多地在形下层面,是一种工具的使用或技巧性的创造,接近于生活。在此意义上,科学往往又被叫作自然哲学,而科技则是生存工具。

中国的古人先贤重视“道”与“术”之分,科学当然算是道,而科技就成了术。术常常会被嘲笑和鄙夷,而原本应该属于道的科学,却又并不被圣人先贤所重视,崇尚极简主义的他们只在乎那些更高高在上的思考,所以中国虽然有古老的系统学和混沌学,但也因其为太过重视统一和谐,而导致了具体分析的缺乏,导致了学科难以独立,我想,这也是造成了真正的近代科学难以诞生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