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第4-5天——小心会阴伤口
(2018-02-04 13:02:15)
新妈妈身体回复情况
乳房发胀。
恶露变为褐色,量开始减少。
子宫底降至脐与耻骨的中间部位。
会阴缝合处仍有痛感。
腹部皮肤明显松弛。
宝宝生长发育情况
出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胎粪由墨绿色变为黄褐色。
体重依然较轻。
新妈妈生活起居要领
恶露逐渐变成褐色,量也有所减少。会阴伤口愈合顺利的新妈妈此时可以拆线,但是会阴部位尚未完全愈合,注意排便时不要过分用力。
乳汁逐渐增多,乳房开始发胀。为了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腺炎的发生,要坚持按摩乳房。每次哺乳后挤出或者用吸奶器吸出乳房内的剩余乳汁。
此时可以进行简单淋浴了,但是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同时注意保暖防风。
产后会阴伤口的自我护理
女性会阴位于尿道口、阴道口、肛门交汇这一特殊部位,很容易受到各种污染,而且产后又有恶露,非常易于发生感染,使伤口不易愈合。因此,新妈妈在产褥期一定要注意护理。
保持清洁
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开水冲洗,擦时应该由前向后。为防止伤口污染,大便后切忌由后向前擦,要注意勤换卫生巾,避免恶露长时间浸泡伤口。
防止伤口裂开
大小便时宜先收敛会阴部和臀部,然后坐在马桶上,可有效地避免会阴伤口裂开;大便时不可憋气用力扩张会阴部,便秘时可用开塞露或液状石蜡润滑直肠和肛门。会阴伤口拆线后头2-3天,避免做下蹲、用力动作;坐立时身体重心偏向右侧,这样既可减轻伤口受压而引起的疼痛,也可防止切口表皮错开;避免摔倒或大腿过度外展而使伤口裂开。
避免伤口血肿
产后最初几天宜采取右侧卧位,促使伤口内的积血流出。这样不致形成血肿,影响愈合,也可防止恶露中的子宫内膜碎片流入伤口,日后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待4-5天后便可采取左右轮换卧位;注意会阴切口的情况,如果伤口缝合术后1-2小时出现剧烈疼痛,应马上与医生联系,及时进行处理。伤口水肿时,在拆线前缝合线勒得很紧,疼痛持续不减,可用50%硫酸镁溶液进行局部热敷;卧位时尽量将臀部抬高一些,利于体液回流,减轻伤口水肿和疼痛。
避免伤口感染
当伤口出现肿胀、疼痛、硬结,并在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拆除缝线,以利脓液流出;局部采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或用清热、解毒、散结中药煎液清洗伤口;局部进行理疗也可促进伤口愈合。
注意饮食调理
术后1周内最好进食少渣饮食,如牛奶、藕粉、蛋汤、米汤、稀粥等半流质食物,以防形成硬便难以排出,影响会阴伤口。便秘时多吃些香蕉有利于通便。
此外,饮食上还应注意补充蛋、瘦肉,促进伤口修复;多吃新鲜青菜和水果,多喝猪蹄汤等汤饮,除细粮外应吃些粗粮,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