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为什么要像做尽职调查那样研究送托这件事
(2016-11-29 17:29:05)
标签:
育儿教育杂谈 |
最近一个月来,好多朋友都会问我关于孩子入托的事情。虽然是不是送托是每个家庭的自主选择,但在这里,我还是想结合我的一些思考和经验,想就为什么要送托、怎样选择幼托机构等几个方面,来和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的宗旨是,入托这件事,早期的尽职调查千万别嫌弃麻烦,调查越认真,后期的磨合越轻松。
就算多方情商够高没有槽点,可是不哭不闹的孩子,就是我们想要的宝宝吗?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两代人之间的育儿理念和方式非常大,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宝宝,和老人心目中的理想宝宝,根本就是两回事。这不光光是谁好谁不好的问题,而是时代在演进,观念在不断更新,育儿不该错位,谁生的孩子,就让谁成为育儿的主力军吧。
1.
学校理念有人说,理念是个很玄乎的东西,大家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我觉得不是,多看几所学校,你就会有感知。
怎么去看一个学校的理念靠谱不靠谱?我觉得有2点注意:
1.
看学校招生简章上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校长聊教育理念,和学校老师聊教育理念,用最简单的话去概括三者为你提供的信息点,看看三者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那就是没体系、没理念(至少学校的理念没有从上而下地一以贯之)。
2.
把你自己希望的教育理念列在一张纸上,然后去排序,或许你在意的点有好几个,但是排第一和第二位的总是相对的,那就看这个学校是不是能契合到你的列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教育理念,如果是,那也就是家庭和学校之间达成了一致。 个人认为理念是很重要的,不一样的理念,会造成育儿过程中的家长和学校努力方向的南辕北辙,前期多花一点时间梳理清楚自己的育儿理念,并对各个学校进行考察,非常必要。
2. 师生比 师生比是我个人比较在意的,1:5-1:6甚至更低的师生比,是我认为比较合适托班或者小班阶段的。
有个朋友和我吐槽,孩子在一个市级示范园上学,今年入小班的,正好是龙年宝宝,一个班有30+人,两个老师一个阿姨,老师说,忙到连笑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令我不满意的师生比,不是老师不好,是老师真的太累,只能负责带孩子不出事情了(这有点像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每天超负荷工作一样),他们也想更好地服务,但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更好的服务是很难的。
因此,如果是爸爸妈妈自行考察托班或者小班,我个人建议,选择师生比更高的学校,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有个朋友和我吐槽,孩子在一个市级示范园上学,今年入小班的,正好是龙年宝宝,一个班有30+人,两个老师一个阿姨,老师说,忙到连笑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令我不满意的师生比,不是老师不好,是老师真的太累,只能负责带孩子不出事情了(这有点像公立医院的儿科医生每天超负荷工作一样),他们也想更好地服务,但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更好的服务是很难的。
因此,如果是爸爸妈妈自行考察托班或者小班,我个人建议,选择师生比更高的学校,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3. 老师的专业度、对孩子的爱心 说完师生比,那么就要说老师的素养了。我个人觉得,幼教老师应该是有专业素养的,是需要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才能承担的一份工作。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大家会更明白。我去考察过一个幼教机构,里面我问到老师一个问题,说如果刚刚送学,孩子不能接受家长离开,应该怎么办?里面一个还算比较资深的老师说,那么你把孩子送来,乘他不注意,赶紧偷偷走掉。
我马上给这个学校一个大叉。看过一点点儿童心理学的家长都知道,刚刚送托的儿童之所以哭闹,是因为孩子去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如果家长此时偷偷溜掉,无疑加重孩子的这种不安全感。所以我可以判断,这里的幼教老师,并没有相应的幼教专业素养,只是学校找了那么一个人,来看孩子而已(测试老师的专业度方面,家长可以自己想几个问题和老师聊聊,得出结论并不难)。
专业度之外,爱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些体验活动,看看老师是怎么对待调皮捣蛋的孩子,大致就能判断,这里的老师是更在意孩子快乐玩耍的呢,还是更怕麻烦。
4. 生活配备
生活匹配方面的比较杂,我只是列出一些我觉得重要的。
a)
学校有没有常设的医护人员(这个大多学校都有),这些医护人员至少早上给小朋友量体温,进行基本的检查,把一些显而易见的传染病都排除。
学校对于传染病处理有无预案,比如发生了一定规模的传染病,学校规划怎么做,至少要有思路吧,这个在体验日或者一些宣讲会,都可以和老师沟通。
学校对于传染病处理有无预案,比如发生了一定规模的传染病,学校规划怎么做,至少要有思路吧,这个在体验日或者一些宣讲会,都可以和老师沟通。
b)
有些学校有自己的小食堂,那么小食堂是否经过教育局或者其他机构的检测;有些学校没有自己的小食堂,那么他们的供应商是谁?在上海市食品监督局的网站上,对于有资质提供团餐(桶饭)的机构,都有公示。
c)
我个人比较在意体育设备这块,1是学校至少有体育场地来开展体育运动(大小都可以,室内外也都可以),2是学校要有体育老师来承担体育课(体育也是一件挺专业的事情)
5. 升学情况
d) 空气净化设备
现在魔都的空气质量也不是很好,雾霾这类对小朋友的伤害又特别大。如果没有学校统一规划的空气净化系统,至少我觉得教室里面要有空气净化器,否则感觉没有打*价肺炎的宝宝们,就是在雾霾中裸奔。。。
不好意思,我个人是在意升学情况的。所有的好,自说自话是没有用的,还得需要别人的认可。所以,学校的升学情况,也是建议要考虑的。每年的毕业生里面,有没有去向你心仪的学校的,或者大多数孩子去了哪里,这方面能问多细致,问多细致。
1. 地理位置 我个人不接受太远的学校,我们现在选的学校离家3公里,即便这样,也要车接车送,孩子在车上已经小便控制不好,尿湿过2回了。
2. 价格 价格是个挺难说的事情,我自己是愿意把家庭收入的25%左右投入一个孩子的教育。如果太高,可能对于二宝家庭来说挺吃力;太低吧,我又觉得没啥必要,毕竟教育市场化已经比较彻底了,贵的不一定是好的,但好的大多不便宜。既然有这个能力(收入)在,干嘛不给孩子找个更开心的环
最后说一句,现在托班虽然很多,但热门的(尤其带幼儿园的)也都要面试,作为家长我们在选择托班,其实自己也在被学校选择。双向选择的背景下,那么,多投几个志愿,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