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导学案

(2010-05-06 15:10:26)
标签:

课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子

表达方法

教育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责任人:

学习内容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我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我课文主要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的及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五次擦然火柴的课件

自学提纲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思考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

4.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出自己的理由。

 

 

 

 

检测练习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她的一双小手几(jī  jǐ)乎冻僵了。

2)她想暖和暖和(huó  huo)一下小手。

3)她没有挣(zhèng  zhēng)到一个钱。

4)火柴灭了,喷(pèn  pēn)香的烤鹅不见了。

 

2. 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填表格。

几次擦燃火柴

幻想中的事物

希望得到

原因

1

大火炉

温暖

2

烤鹅

食物

饿

3

圣诞树

疼爱

孤独

4

奶奶

 

 

5

奶奶

 

 

 

讨论更正

1.针对以上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感受女孩命运的悲惨。

2.出示重点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多么美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 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理解两个“幸福”的含义:

1)她曾经看到过那些美丽的东西,使她感到幸福!

2)观看表现美丽的幻想的动画片,感受虚幻的幸福。

3.比较句子。

a.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b.她又擦了一根

c.她又擦了一根火柴

d.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一根到一把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渴望。

 

 

 

 

 

 

 

练习设计

1.按要求写句子。

1)她说,将来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2)她不敢回家,因为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不改变原意,换说法:

3)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改“把”字句:

4)火炉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很舒服。

写感叹句:

5)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把。”

第三人称转述句:

6)小女孩死了。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

用关联词把两句合为一个句子: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          ( )

a.显露    b.渗透    c.达到充分的程度

2)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 )

a.泛指红色    b.空    c.光着

3)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 )

a.聚在一起,总和    b.靠近    c.使不松散

3.写话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让每一个都深受感动,请同学们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

布置作业

    1.续写《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

    2.读《安徒生童话》,召开“班级读书会——走进安徒生和他的童话”。

教后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