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嘿呀》说课
(2014-12-12 20:41:01)
标签:
情感 |
分类: 教学反思 |
《嗯嘿呀》说课
《嗯嘿呀》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教学课时为一课时。这是一首吉林延边的劳动歌曲,因歌中衬词“嗯嘿呀”而得名。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形象的描绘了一幅生动、热闹的丰收画面,使人置身于广阔的田野里。抒发了人们愉快、舒畅的心情,倾吐了朝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嗯嘿呀》,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节奏韵律,并能自信地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设计领唱、齐唱的演唱方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律动演唱歌曲。通过学习本首歌曲,了解朝鲜族人民勤劳、乐观的性格,感受朝鲜民歌的鲜明音乐特点。五年级的学生对演唱、表演、乐器的演奏都有了很大的兴趣,在学习歌曲演唱中能够逐渐把握歌曲的情绪、情感来表现音乐。并善于积累,积极、主动学习音乐小知识,在演奏方面能够运用葫芦丝吹奏简单乐曲,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所提高。
本课我围绕感受朝鲜民族特色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观看朝鲜服饰、生活、舞蹈等图片了解朝鲜族的风土文化,通过PPT将网络资源重新整合,用白板在本节课中完全替代了传统黑板的功能,这些功能很大程度上让我脱离了黑板的使用。设计出的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在歌唱教学中,采用了新课课标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通过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并找出歌曲中的难点,在“嗯嘿呀”的地方让学生划旋律线,使学生逐步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教学打下基础,将衬词“嗯嘿呀”用师生、生生接龙的方式进行教唱,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嘿”延长音的唱法我做了形象、生动地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示范下感受田间劳动中声音悠长、高亢和人们喜悦的心情。最后聆听《阿里郎》进一步从力度、情绪来体验、比较这两首朝鲜族民歌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特点,更好的演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是一节个人比较满意的音乐课,课上内容丰富不枯燥,学生也充分放开了。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其实很多的民歌有特别多的东西可供我们进行挖掘并传授给学生,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可能很不起眼,但却能给一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