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觏《读长恨辞》赏析

(2011-12-15 21:51: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词鉴赏
读长恨辞
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县西。唐玄宗天宝15年(公元756年)6月,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危及长安,玄宗仓皇出逃。路经马嵬坡时,迫于护驾官兵的怨愤,只得缢死贵妃杨玉环。
李诗《读〈长恨辞〉》,可说是一篇读书札记。《长恨辞》即白居易的《长恨歌》,它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李诗正是读了该诗后所抒发的感慨。
诗的启首两句是说:通向蜀道之路比上天还难,何况是久雨不停的夜晚,值此时刻,唐玄宗想起了被缢死的杨贵妃,眼泪就伴着铃声不断地流了下来。蜀道如天是对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化用,极言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险。,言雨之多。乱铃声里倍沾襟一句则是化用了《长恨歌》中夜雨闻铃断肠声。据《明皇杂录》,玄宗逃奔蜀地,在经过斜谷口时,大雨如注,正思念杨贵妃的玄宗听到雨声与铃声相应和,倍感凄楚和痛苦,于是创作了《雨霖铃》曲。诗人正是抓住这一典故,以乱铃声极写玄宗的凄惶心情,以倍沾襟极写玄宗对杨贵妃思念之深。后两句是说:在那逃亡之际不知有多少为抵抗叛军而流血牺牲的将士,君王却不哀痛,毫无怜惜之心。这后两句便同开头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唐玄宗对宠妃杨玉环的死是思念不已,涕泪倍沾襟,而对为抵御叛军浴血奋战而丧身沙场的万千将士却毫不动心,唐玄宗是圣明天子么?只不过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昏君而已。
    关于李诗中倍沾襟不动心,说的都是唐玄宗,揭示了他对杨贵妃的死和抵抗叛军而死的将士的不同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