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观远
观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57
  • 关注人气:3,7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2019-08-26 08:27:22)
标签:

《博海十年》

纪实

图片

观远摄影

杂谈

分类: 【影像日志】我眼中的大理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我的《博海十年》首发式于8月18日在大理市金达酒店举行。短短几天,从四面八方发来的贺词、贺信、图片和读后感及各种媒体的报道,令我非常感动!胡云龙先生的微博较全面的记录了这个活动的全过程,谨转载于此,向所有参加、支持和关心这次活动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2


王观远今年刚好七十岁,比我大一天。我认识王观远是从网络上他的一些精彩作品开始。

2018414日他在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公益讲座上主讲了《用镜头记录生活、用网络宣传大理》,给热爱大理、热爱大理文化、热爱摄影艺术的听众一次饕餮盛宴般的享受。讲座上我第一次见到王观远携老伴赴会,第一次知道了他不平凡的摄影人生,也第一次看到他因摄影在互联网上结识的广东网友来到讲座现场。我为这个精彩讲座撰写的微博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

今年76日,从网上看到观远老师发布消息,他倾注后半生心血的《博海十年》已经付梓开印,并将在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上首发。

接下来不断看到观远对《博海十年》及首发式活动的推介。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3


他介绍,从2009225日在新浪网注册个人博客并发表第一篇博文《我与相机的故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博客岁月,十年来,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400多篇博文,近两万幅的摄影作品,30多万字的文稿。经过反复的斟酌和遴选,《博海十年》共收录了博文215篇,图片1693幅,文稿16万字。分别编为《我眼中的大理》《国内游记》《国外游记》《随想录》四个篇章。

许多微友、影友纷纷在朋友圈表示将踊跃参加首发。

我在网上也积极宣传推介,大理“拾乐耕读社”一位昵称葶蓂茶客的微友闻说,随即在群里发来藏头诗:读胡云龙博文赞王观远《博海十年》出版,呈二位先生下酒哂削:

王气在神不在位,观心笔镜玉生烟。

远天缩眼龙如意,博物华思相醉仙。

海宇称量南诏秀,十千善谛洱苍颜。

年年报道恒沙聚,妙赞羞求一册还?

 

鹤庆作家云天(原名李镜泷,鹤庆人)又发来一首以“观远老师博海十年出版发行”每字嵌于句首的12句藏头诗,贺《博海十年》出版发行。


观风观雨观世相,远见卓识别俗眼。

老而犹有一初心,师从造化觅洞天。

博文博图成博客,海量精品仍优选。

十年辛苦十年乐,年年不疲得清欢。

出身惶论英雄汉,版籍从此永流传。

发在苍洱润青史,行走江湖爱山川。


我亦唱和道:

观山观海观世界,远摄近拍有洞天。

老骥初心伏枥志,师从德化总虚谦。

博文原创为老客,海量精品皆优选。

十年苦旅十年乐,年年成就觅新欢。

出将入仕不屑顾,版籍图存永流芳。

发愿故乡日新进,行云流水慨而慷。


观远老师在回应此诗“妙不可言”同时,介绍了《博海十年》首发“心连心、手牵手”售、赠结合的方式:朋友无论亲疏,只要喜欢,牵手百元即可获作者亲笔签名、定价406元、652页图文并茂的大型精装图书《博海十年》一册。葶蓂茶客立即给我打来百元红包要我代他牵手。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4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5

818日上午当我还在前往金达酒店的路上,大理一中校友、影友杨光荣已经发出首发式会场热闹的场面。来到酒店贵宾厅,宽大的会场里已经是宾客满堂,大多都手持相机、手机,还有几台摄像机。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会场布置庄重、华美,主席台幕墙上打出“手牵手  心连心   2019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  王观远《博海十年》首发式   ”字幕。

嘉宾们坐第一排,影友们或热情邀请王观远合影,或相互邀约以会场幕墙为背景合影。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6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7

 首先观远老师介绍了利用互联网写作传播摄影的十年经历,介绍了自己如何倾注最精华岁月的心血收获《博海十年》。

他说:“我一生拍过无数的照片,从来不追求作品能够获得大奖,能登上大雅之堂。只希望有几张照片能够打动人,能够给人留下一点点印象,便知足了。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和追求,也是我摄影的最大乐趣!

我相信看完这本书,你就会了解我爱什么,恨什么,弘扬什么,抵制什么,认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有几张图片或一小段文字能够打动了你,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8

大理州摄影家协会主席余国勇:王观远《博海十年》是第八届大理国际影会的一大亮点;王观远是大理著名的摄影人,他的人格、人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观远的相机始终对准身边人、身边事,他的摄影作品不刻意追求光影的华美,他拍摄的许多东西是正在消逝的历史文化,他的作品具有文献价值,令人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他不仅自己爱摄影还带动家人爱摄影,传承。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9

原大理州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孙沁南先生: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连网的运用使新媒体的传播变得更加广泛而快捷。作为自媒体的博客也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多了。王观远先生就是充分运用了博客来发布自已的作品,表达自已的思想与情感。但自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容易修改,连续发布等优势外,也有自身缺限,其一,对于互连网及计算机不熟悉和一些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易产生阅读障碍。其二,人们在快速浏览大量博文后容易看了后面的博文而忘了前面的内容,并且难于行成严谨,系统的表述。其三,不能作为正式出版物。所以王观远先生把十年来400多篇博文作品进行重新整理修正成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王观远《博海十年》一书共收录博文214篇,摄影图片1690幅,文稿16万字,其中我眼中的大理121篇,国内游记61编,国外游记29篇,随想录20篇。出版社将该书分类为①中国现代摄影集,复分为②中国当代散文集。我认为,该书承现的两大特点为:一是具有地方文献的收藏价值,理由是该书是大理作者所著,内容除我眼中的大理121篇博文外,随想录中还有有关大理的人和事12篇博文,共计有关大理的人,事,物,民族节庆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博文133篇,所占此书的比重非常大。二是具有可读性,理由是:该书是一本大众读物,通俗易懂。该书虽然受限于博客内容篇幅不能太大,但不管是关注大理的读者,还是喜欢摄影和喜爱旅游的读者,不管你文化水平的高低和性别年龄的差异,都可从该书博文短小精炼的平实语言和具有感染力的摄影图片中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10


大理大学教授、大理市中和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张锡禄题为《新视角    新展示》发言:“王观远先生这部六百多页的大著,有三百多页展现《我眼中的大理》,是全书的一半多,可见他对大理的挚爱和诚意。

大理是出大作品的地方,近七十年来,在摄影界出现了以施作模为代表的一个优秀的成就显著的群体,成果累累。近年来,有孙沁南《大理老门楼》、张炜《大理野生鸟类》及今天首发的王观远的《博客十年》等继往开来的更为优秀的著作。我表示祝贺并向他们致敬!

它的优秀在于视角新,不重于事件而重视人物。他用镜头把近十余年来大理出现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人物都大体进行了收录。前面所说施、孙、张三位成功摄影家是他的首选。然后,女游泳选手、龙尾洞经音乐师、彝族人物像、白族各类人像、本主崇拜、三月街上的外宾都被他及时艺术的抓拍,留下了美妙感人的刹那之间。我对那神都绕三灵盛会上群众的镜头印象极深。上百人各具情态又都诚恳善良。在一颗颗闪耀着祈祷的目光中,我们窥探到人们期待美好生活的心情!这种艺术活动在昭示,大理之美,美在人物,美在眼睛。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苍洱之灵。山水和民俗活动之核心在于人。在于这里各族人民的真善美。不仅在拍摄,王观远更用散文诗式的语言,娓娓道来,使之图文并茂,情景交融。

因为每张照片都是他在田野调查中得到的。他又用文字作了笔录,所以这部大著可以供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之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其内容之弘富,表述之精彩及百里选一的图片是一般相关专业的博士论文难以达到。谢谢用十年的时光艰苦奋斗交出的这份有价值的值得珍存的作品。”

 等各位嘉宾的发言,从摄影实践、社会传媒学、图书档案学、人文历史学等不同角度,研究、解读观远的《博海十年》,他们认为在观远老师的镜头中定格的这些影像,是已经或正在日渐消逝的地方文化遗产。《博海十年》正式发行是大理的一件大事、好事。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1

大理州文联原秘书长、著名作家李智红:《博海十年》作品集的发行,无论是对王观远先生个人,还是对整个大理摄影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王观远先生来说,这是他十年博客生涯和摄影创作生涯的一个全面总结,对大理摄影界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创作探索、艺术交流、精品展示、思想碰撞。王观远先生从2009225日在新浪网注册个人博客并发表第一篇博文《我与相机的故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博客岁月和拍客岁月,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生命创造,一项浩大而艰辛的艺术工程。王观远先生这种孜孜以求的艺术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尊敬。《博海十年》集史料性、资料性、收藏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以图说文,以文解图,艺术地凸现了王观远先生足迹所到之处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山水风光以及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悟。可以说,朴素的镜头语言,精准的文字叙述,恢宏的历史跨度、质朴生动的艺术纪实手法,保证了全书的艺术质量。我们现在就可以预见,再过10年,50年,或者100年,王观远先生的这部作品,一定会成为众多研究学者、众多方志专家研究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化、社会形态、山川风物的宝贵影像资料和文字资料。尤其是书中的每一篇博文,行文老道,文字简练,语言朴素,表述自然,完全是一篇篇具有一定美学价值的艺术随笔。加上配以精美的图片,完整地构成了一幅幅纪实性很强的艺术画卷,具有较高的社会学和美学价值。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王观远先生是一个具有一定文学修养的,脚踏实地的,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摄影家。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用自己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责任与担当,胸襟与情怀。可以说《博海十年》这部作品,就是王观远先生个人艺术爱好与社会责任高度契合的思想结晶。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12 王观远与老伴掀开了盖在书上的大红“盖头”,为《博海十年》揭幕。

 

首发式进行中,观远向大理州、大理市,大理大学三家图书馆及大理摄影博物馆、大理市中和历史文化研究所赠送《博海十年》。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3大理大学图书馆总支书记接受赠书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4大理州图书馆馆长接受赠书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5大理市图书舘工会主席接受赠书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6大理摄影博物舘館长接受赠书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7大理市中和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助理接受赠书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18


    观远像一名胜利凯旋归来的战士,人们紧紧围拢在他四周排队等候签字,许许多多照相机、手机对准了他。那场面、那情景令人感动。

 我的老朋友郜成义是大理一中历史教师,平时十分重视本土历史文化资料的收集保存及网络传播。几年前郜老师与王观远老师相识于新浪博客,成为其博客忠实的读者。他今天一大早来到首发现场,他告诉我:“观远老师网络人气高,博文涉及面广,其人像摄影,民俗文化记录很有特色,使人获得身临其境的震撼。民俗节庆是他摄影的最大亮点,他为我们留下了地方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动与真实,对一般人而言,可能仅仅是一幅幅好看的照片,而对大理、对各民族、对一拨拨研究者而言,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我曾向我的几位博士弟子鼎力举荐过“观远新浪博客”。我给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张锡禄教授的一个建议,成就了观远老师在研究所的精彩讲座。后来又上了新媒体,好评如潮。从此更多大理人认识了他。观远老师利用两年时间,倾注心血成就了图文并茂,洋洋洒洒的《博海十年》巨著,既保存了民族记忆,又为阅读者、研究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可喜可贺!”

   首发式圆满结束,我请观远先生用一句话作个总结,观远说:“《博海十年》成功首发,是古稀之年圆了我的一个梦!”

观远的小兄弟王兴远在自己制作发表的美篇中写道:“今天参加了观远哥的《博海十年》新书首发式,真是十年磨一剑,从祖国的西藏、新疆、青海、甘肃整个大西北跑了很多次。我国的风景名胜乃至国外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冒着严寒到东北为了就是拍几张照片,不理解的人说这是在拼老命!认知的人才懂这叫体现人生价值的乐趣。非常不容易,每一张图片,每一篇文章他付出了多少辛勤汗水可想而知,当然,十年艰辛付出才有今天的丰硕成果,这一成果得到了今天到会专家,学者们的肯定和赞扬,令全家为之骄傲与欣慰!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19 摄影书法、诗联爱好者杨家驹作《博海十年赋》赠书画表示祝贺。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

20大理摄影界前辈施作模(上图左3)是我钦佩的老师与朋友,施先生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与观远一起采风。

施老说:“这两年因健康原因没再参加各种社交及创作活动,今天《博海十年》首发是观远人生中的大喜事,我不能不来。”他说:“观远的作品质朴典雅、大气磅礴。照片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透射出他的开朗、真诚、自信、进取与敬业精神,他功底扎实,特别擅长人像抓拍,传神的作品给人以真、善、美的感受。”

张树忠先生躺在病床上,不能参加首发式,也从网络收集图片,整理了个美篇!

大理电视台对《博海十年》首发式进行了报道。

二、电话采访记录:

(一)大理摄影博物馆赵渝说:“王观远先生十年摄影博客具有文献价值,我们非常乐于收藏。过去我们曾收藏过孙沁南先生的《老城门楼》与2009年的白族群像……

(二)本土著名摄影师杨士斌说:“观远属牛,年纪小我四天。我俩相处57年,彼此知根知底,了如指掌。观远有牛脾气、牛劲,是牛人。他小学文凭,却有大学水平;他笔笔精到,文字功夫不亚于大学中文系毕业;他酷爱照像,自嘲“不懂摄影”,却让众多的摄影师敬仰。”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21

王观远古稀之年圆了人生梦22


摄影:杨士斌

2019821  胡云龙于洱海之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