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松甸的彝族唢呐匠大理洱源大理三月好风光观远摄影观远原创 |
分类: 【影像日志】我眼中的大理 |
唢呐匠,亦称吹鼓手,是红白喜事替人家吹打奏乐的民间艺人。洱源县松鹤村大松甸的唢呐匠可不是一般的唢呐匠。
大松甸的男子几乎人人都会吹唢呐,除了本民族语言他们还精通白族语,掌握白族三弦、唢呐以及白族调、“吹吹腔”等白族艺术。全村2700多人口,共有20多个唢呐吹打乐演奏班子,100多位技艺精湛的乐手。据说民国初年这里就出了一位名叫毛凤银的大师,他亲自培养的高徒毛玉宝后来成了享誉全县、全州的唢呐高手,大松甸也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唢呐之乡。
大松甸的彝族唢呐不仅继承了彝族唢呐的传统风格,还融合了白族唢呐的元素。主要特点是几人齐奏或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合奏,声音高亢嘹亮,气氛粗犷豪放,节奏刚劲有力,体现出彝族汉子坚韧不拔的气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松甸的彝族唢呐除了当地的节庆和婚丧以外,从1988年在大理举行的云南省第八届运动会上,首次亮相之后,现在大理州或云南省的一些重大节庆活动都可以看到他们的阵容,听到他们的声音。
阳春三月,大松甸梨花盛开,静谧的山村中,花在堂前舞,人在花中行,唢呐声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古朴,自然而又十分独特的魅力,实在妙不可言。
唢呐和梨花,是大松甸的两张名片,去年我曾经发表过一篇博文《洱源大松甸梨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