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

(2014-08-15 07:13:43)
标签: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

观远摄影

观远原创

纪实民俗

杂谈

分类: 【影像日志】我眼中的大理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



青索村位于大理市洱海北岸的上关镇,相传当年诸葛亮南征到此,因弥苴河挡道,遂令将士结藤索渡河。现桥畔有民国5年(公元1916年)邑人所立石碑称:汉武乡侯诸葛亮南征渡军处,武侯至此军阻于水乃绞青蒲为索以渡故邨名。明代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在此建青索桥(亦称天衢桥),是洱海上游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古桥,属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索村因青索桥得名。

弥苴河、永安江两条平行的水从洱源县由北向南穿过青索村后注入洱海,是洱海的主要源头之一,这一带又称为江尾、河尾。

青索村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海灯会,(因青索村位于洱海之滨,故称海灯会。)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世居此地的白族村民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青索桥周围,弥苴河、永安江两岸。桥上悬挂着五彩缤纷的祭祀用品,白天老人在此颂经、焚香,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缅怀先辈,超度亡灵。傍晚,进入节日高潮,衣着节日盛装的人们在河边载歌载舞,一对对少男少女,满怀虔诚之心,到本主庙中祭拜,许下心愿,来到河边点燃一盏盏精美的海灯,放入弥苴河及永安江中,任其顺流而下。千灯齐放,映红了天,映红了水,映红了一张张满怀希望的笑脸……

在滇西北地区靠近水边的白族和纳西族,历史上都有燃放海灯(亦称河灯、荷灯)的习俗。始于何时,己无从查考。但从海灯会的形式和内容看,与中国内地汉族地区的"中元节"有异曲同工之处。由此也可以看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影响、渗透、包容、和谐的多元化特征。

由于时代变迁,放灯这种习俗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经逐渐消失,青索村海灯会能够完整的传承下来,而且整个活动都是按照村民的意愿,一切都朴实自然,没有任何人为的演练,真正原生态的民间习俗,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
2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
3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4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5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
6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7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8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9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0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1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2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3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4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5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6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7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8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19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0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1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2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3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4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5


大理青索村海灯会(二)26
以上图片拍摄于2014年8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