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甲感言

(2009-07-18 22:16:23)
标签:

随笔

杂谈

观远

分类: 随想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后人将孩童时期称为“总角之年”;女孩十三四岁称为“豆蔻之年”;古代女子大多十五岁便许婚,许婚后要结发上簪,所以女孩十五岁,叫做“及笄之年”;男子二十岁称为“弱冠之年”;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耳顺之年”;七十岁为 “古稀之年”;八九十岁被称为“耄耋之年” 人到百岁可以称为“期颐之年”

记得才过天命之年时,与—位同庚的友人相遇,他令其小孙孙叫我“阿爷”!我闻之—怔,—时不知该如何应答。后仔细想想,小孩的爷爷与我同庚,皆是属牛的,小孩叫我“阿爷”当是合情合理的,不过心头总觉得“阿爷”这两字有点怪怪的。时隔不久,我的俩个孙孙相继问世,丫丫学语之时,见我便叫:“阿……爷”!那可是喜上眉梢,乐在心头,再也不觉得“怪怪的”了。几天不闻“阿爷”之声,还不惯呢!有一位大我4天的朋友,喜欢看报,亦爱咬文嚼字,每见报端载有“50多岁的老头”或“50多岁的老大爷”之类的文字,他嘴里便会反复嘀咕,觉得别扭,总是说这提法不妥。还有一位也是属牛的老兄,乘公交车时有人给他让座,他居然受宠若惊,“啊!从来都是我给别人让座,如今竟然有人给我让座”。别人好意让出的位子,他就是不肯坐下去。还有—位年逾花甲,初次用优惠卡乘车,刷卡机发出:“老年人卡”,闻之浑身不自在,环顾左右,恐有人疑他混车坐。有位曾经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在位时总是专车接送,花甲之年退下来,出门竟然不辩南北东西,还得老伴带着走……

近年来同龄友人相聚,总免不了谈及此类轶闻趣事!

不愿老,不服老,大约也是人性的—大弱点。一些堂堂男子汉居然学会少妇般的羞羞答答,唯恐别人说他“老”,真可谓谈老色变。其实无论愿与不愿,服与不服,自然规律,无法抗拒,这可是不服不行的。“天命”过去,“花甲”说来就来了!

一年365天,十年3650天,六个十年也就21900天。—天—天过,感觉很漫长的。—年一年过就蛮快了。回头十年十年的看看,真是屈指可数,转瞬即至。难怪毛泽东说:“38年过去,弹指—挥间”。

我认为人生如同登山,过去70古来稀,如今生活质量提高,平均寿命延长,若以80岁为终点,则前40岁上山,后40岁下山。上山与下山的时间是相等的,然而人们都感觉下山比之上山要快得多。 上山,你只管举目向上;下山,你必须把心和姿态摆正,眼光向下……

   常言道:人过四十天过午。仔细琢磨一下,从孩童时期到不惑之年似乎还有点距离,从不惑之年步入花甲之年,莫不是弹指—挥间。

回首六十年的苍桑,经历过多少事?认识过多少人?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旦净丑,喜怒哀乐,肯定谁也说不清。有些人,有些事,是要记住,永远记住,还要告诉子孙;有些人,有些事,却要忘掉,永远忘掉,从记忆中彻底删除。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不计恩怨得失,远小人,亲君子。

    人生一世,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生活感受。孩提时似蜜,无忧无虑,有回味不尽的甘甜;青春期像酒,充满了幻想,弥漫着醉人的芬芳;中年是白开水,本来就无色无味,往往烧不开,总是差那么一度;老来如功夫茶,夹杂些苦涩更多地还是清香……

过了花甲便意味着已经歩入老年的行列,要学会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去看人间万象,去静听花开的声音。平静来自于内心,切勿向外寻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隨缘,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晚年。

 

孔子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此乃圣人之境界,吾等凡夫俗子,岂敢与之攀比。不过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反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如何在有限的旅程中,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并且争取多走几步,多过几天,多做点有益的事却是十分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